班主任工作理论与班级常规理【共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班级常规理【共享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班级常规管理;向广大班主任致敬!;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班主任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重视!!! 1963年和1978年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规定:“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选派政治觉悟较高和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对班主任的任职条件提出了一定要求。考虑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1956年教育部规定:对从事班主任的教师予以适当补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则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1979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草案)》。 党和国家对班主任所付出的艰苦劳动,总是给予崇高的评价。1960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教群英会,不少班主任受到表彰。1984年又专门召开了全国优秀班主任发奖大会,共有2914名优秀班主任受到表彰。1988年8月10日、20日国家教委相继又颁布了《学校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既进一步表达了党和国家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又预示着班主任制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 ;首届全国“最佳优秀班主任”开评;《教育部关于表彰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和高校优秀辅导员等先进个人的决定》 教人[2009]15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教基〔2006〕13号:;《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一讲 班主任工作基本理论;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与方式;思考两个问题:;教育与教师;第一讲 内容纲要;(一)班级授课制简介 ——现代集体教学的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agna Didactica,1632),首倡班级授课制。 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首用。 1、概念 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教学效率高;符合年龄特点;利用团体动力;利于教师主导。 3、班级的主要特点: 行政性、统一性、独立性;班级教育形制的基本特征: ??????? A、学年。夸美纽斯第一次确立了“学年”的概念。他把一年分为四个学季,每学季上课放假均有定时;每学年秋季(9月1日)招生,学生同时入学,同时升级,同时毕业。 ??????? B、学级。依照感觉论思想,他规定儿童在校度过???年,其学科教学的顺序是语法班、物理班、数学班、伦理学班、辩证法班、修辞学班。这反映了他对学龄儿童心智发展水平的阶段性特点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 C、学班。夸美纽斯在《泛智学校》中说:“分班制度通过把学生按年龄和成绩分成班组,在学校中建立起关于人员的制度。……? ????? “班不外是把成绩相同的学生结合为一个整体,以便更容易地带领学习相同内容,对学习同样勤勉的学生奔向同一目标。” 他建议采用固定的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向固定班级的学生,用固定的教材组织教学。 ???? D、学舍。关于学舍,他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认为:“每班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 ;班级授课制的弊端 以班级教育形制为基础,扬其长,补其短,完善班级教育形制。 1)小班化教育模式 小班学生不超过25人,教师以灵活的方式主导课堂;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活动,并在异想天开般的自由提问和讨论中发展想象力、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2)“走”班式教育模式(学科能力分组) 学生不但有行政班,还有了适合自己的教学班。 2008年8月5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逐步废止传统的文理分科教学的做法。要尊重和保障学生通过选择课程实现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权利,在保持行政班级不变的基础上实行走班教学。” ;5、班级授课制是班主任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 没有班级之形成,便没有班主任之职称 三问: 你知道哪些全国知名的 优秀班主任? 你读过哪些优秀班主任的 什么书籍? 你是怎样看待班主任工作的?; 尽管班级授课制的创立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与此相应的班主任制度却是姗姗来迟。虽然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一经产生,就有设置班主任岗位之构思,然而在其实践过程中,多有变异,且时断时续。班主任制度的正式确立,迄今不足半个世纪,虽说从制度层面上看这只是短暂的实施,但从育人功能上讲,它却具有悠长的历史。 1.师儒训导制 班主任制的基本任务是训育。 经师和人师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开设了私学,冲破了学术官守的局面。孔子不仅“管教”,更重“管导”,且以严己宽人、以身作则、内省外察等作为育人的原则,因而在功能上可视为班主任制的渊源。 为皇子教育的太傅、少傅即是专责训育的。隋唐以降,最高学府国子监中皆设“监丞”一职,而府、州、县学又专设“训导”一职,其职责即专事训育。明清国子监中又专设“绳愆厅”,由监丞主其事,训育职能愈益强化。 ;; 4.班主任制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