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历史 十八课 收复台湾与抗击沙俄
6、连线搭配时间 事件 有关人物或国家1662年 签定《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1684年 侵占我国台湾 荷兰殖民者1689年 设置台湾府 中俄明朝后期 收复台湾 清朝 * * * * * * * * * 日月潭 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 台湾 ⒈台湾最早被哪个国家所占领? 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⒊收复台湾后,清政府是如何对台湾进行管辖的? 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1661-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 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热兰遮城堡的旧址在现在台南安平镇。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了这个地方,他们在大员岛西岸的沙质高地上建造城堡。城堡呈四方型,用烧砖砌成,围墙厚6尺,内墙厚4尺,内填沙石,胸墙高3尺,荷兰殖民者给它取名热兰遮。中国人称台湾城。 台湾赤嵌楼,位于台南市中区赤嵌街,现为台南市历史馆的赤嵌楼,原址是17世纪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时所建的普罗文查城堡。旧志称“赤嵌楼”,又名“红毛楼”。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赤嵌楼为承天府。 ⒈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即当今的台湾。 ⒉元朝时期,设澎湖巡检司,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 琉球。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探 究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成功? 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开发台湾的先驱。 台湾名称的变化 夷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流求”——隋、唐、五代十国、两宋时期 “琉球”——元朝时 “小琉球”——明初期 “东番”——明中后期 “台湾”——明后期至以后 1、谁两次下令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 2、根据107页插图和“自由阅读卡”回答:图中哪 些是清军?哪些是俄军?清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3、1689年,中俄签定什么条约?这个条约在历史 上和法律上有什么意义? 4、在106页《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上, 标明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的位置。 康熙帝 二、雅 克 萨 之 战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左面乘车而逃的是俄军,右面众志成城的是清军。 取胜原因: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 战争中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也给予积极的支持; 沙俄所进行的是一场侵占别国领土的非正义战争; 侵略军人数又相对较少。 《尼布楚条约》是平等的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俄边界示意图 时间 事件 地点 1689年 1685-1686年 17世纪中期 东 北 1684年 1662年 1624年 东 南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政府设台湾府。 沙俄出兵占领我国的雅克萨和 尼布楚等地。 康熙帝两次出征雅克萨。 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1、 1624年,侵占台湾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2、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 A 1652年 B 1662年 C 1672年 D 1683年 3、 清朝设置台湾府是在 A 1654年 B 1664年 C 1674年 D 1684年 4、 清朝初年两次组织反击沙俄侵略的皇帝是 A 顺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 5、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尼布楚条约》 D《瑷珲条约》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