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与患病新生儿的护理_1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与患病新生儿的护理_1课件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第一节:新生儿的分类 新生儿:指从出生~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围生期:妊娠满28周(出生体重≥1000g) ~生后7天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按胎龄 按出生体重 按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 按生后周龄 高危新生儿 一、按胎龄分类 足月儿 早产儿 未成熟儿 正常出生体重儿(NBW) 2500g≤ BW ≤4000g 低出生体重儿(LBW):BW 2500g 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BW1500g 超低出生体重儿 (ELBW):BW 1000g 巨大儿:BW >4000g 三、按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小于胎龄儿 (SGA) 适于胎龄儿 (AGA) 三、按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四、按生后周龄分类 晚期新生儿 五、高危新生儿 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母亲疾病史: 母孕史: 分娩史: 新生儿: 特点和护理 外观特点 早产儿 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 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体重大多在2500g以下。 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房可扪及结节乳腺结节>4mm,平均7mm 乳晕不清,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 足月、早产新生儿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生理性体重下降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生后3—5天下降6—9%(140—240克左右),一般不超过9%,此后又会回升,这种体重下降,医学上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生后7-10天的时候,随着新生儿吃奶量的增加,和他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见新生儿黄疸节) 部位 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 形状 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 原因 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 物积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男女新生儿 生后4~7天 乳腺如蚕豆或核桃大小 2~3周消退 切忌挤压,以免感染 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 女婴 生后5~7天 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 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 可持续1周 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生后1~2天 头部、躯干及四肢 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 1~2天后自然消失 鼻尖、鼻翼、颜面部 皮脂腺堆积形成 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 脱皮后自然消失 出生时,必须立即擦干婴儿,清除口、鼻、咽的粘液及羊水,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保持新生儿舒适的体位,如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侧向一侧。 专人看护,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分泌物。 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 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母乳 生后半小时哺乳 提倡按需哺乳 配方乳 无母乳者 方法 3小时1次,每日7~8次 奶量 根据所需热量及婴儿耐 受情况计算,从小量渐增 标准 奶后安静、无腹胀 体重增长理想 (15~30g∕d, 生理性体重↓期除外) 置于温箱 根据体重 、日龄选择 中性温度 无条件者采取其他 保暖措施 标 准 奶后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 (管饲喂养)及体重增长理想 (每天增长10~15g/kg) 哺乳量不足所需热量者辅以静脉营养 早产儿对消毒隔离要求更高。加强早产儿皮肤、口腔、脐带护理,一旦发现微小病灶立即隔离治疗。 早产儿异常情况多、变化无常,护理人员应密切注视病情变化,及时报告、详细记录。除监护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进食、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及大小便等情况。 再 见 维持体温稳定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合理喂养 预防感染 皮肤黏膜的护理 护理措施 新生儿室条件: 母婴同室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适中温度:能维持正常体温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保持呼吸道通畅 置于预热的自控式、开放式抢救台上 设定腹壁温度为36.5C 保持新生儿皮温36.5C 室温24~25℃ 空气湿度 50%~60% 移至普通婴儿床 维持体温稳定 合理喂养 喂奶 拍背 预防感染(环境) 环境消毒:湿法清洁,紫外线照射 专物专用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预防感染(脐部) 保持干燥清洁 每日消毒 注意有无感染征象 预防感染(皮肤) 保持皮肤的清洁 每日擦浴或淋浴 大便后温水清洗会阴 衣服柔软、宽松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