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摘抄与笔记
学习《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摘抄和笔记
学习《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摘抄和笔记
2011年11月21日
学习《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摘抄和笔记
(仿宋体字为原文摘录,楷体字为阅读笔记)
王友现
第一章导言读后感
本章总感悟:读 王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导言,乐趣有三:从教八年,如今才知,在自己脑子里,语文学科的理论概念完全是空白的,深为腹内空空所困扰,因为“导言”中的很多段落如读天书,不得不回读,圈画,搁置。此乐趣一也,苦笑!
看教授挑战权威,肢解原有理论体系,坦剖当代语文教学之陋弊,不亦快哉!此乐趣二也,喜笑!
古语道:重振河山待后生,思我辈正站在历史的风尖浪口,看语文改革大潮潜流暗涌,虽为前途漫漫,实则黎明不远。正是奋臂出袖,大有可为之时。此乐趣三也,狂笑!
P4, 如何理顺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问题,近来已经引起一些人士的关注。在冷峻地抨击语文教育理论“鼠头、猪肚、蛇尾”的研究现状同时,李海林建设性地提出:语文教育研究“至少要三个部分构成:哲学基础层面、教学原则层面、教学方法层面”。
没有看到《言语教学论》全文,本句也没有更深的领会,只是觉得把语文教育复杂化、书斋化亦非可取。
P6,参考诸多的材料,初步划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人-语文活动层面、人-语文学习层面、语文科层面、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育评价层面。
七个层面,以前是闻所未闻,不明所以。急盼高手开课充电。阅读完毕P12——P20的详细解说,依然一头雾水。
P21,像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作文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也没时间修改,或者将修改只当作校订,仅仅在写完之后迅速看一遍,改改错别字,改改病句而已,实际上是以测试篡代教学。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此决不能以无奈为借口任其发展。
这段我看懂了,说的精辟啊。作文教学的现状当真如此:没有系统的教材体例,没有渐进的教学程序,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下基本上是“妙手偶得之,天然去雕饰”,属于自学成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语文研究者大有可为。我想起了唐代士子们的“行卷”,每名学生在求学期间把自己的文章精华结集编撰,以做升学考察时的参考依据。
P22,我们建议在语境含混的情况下分别使用“语文教育”与“学校的语文教育”两个术语,后者相当于“语文科课程”。……最谨慎的办法,是在严肃的研究中“学校的语文教育”与“语文科课程”也分别使用。……但我们现状,“语文”还是以“科”的方式存在的,与社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与学校其他科目联系,应该是从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的目标取向上来体现,同时逐步增强“语文综合性学习”。
P26,过去,我们以为“语言学”是“语文”的对应学科,因而将“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定位在语法、修辞格等方面。
原来如此,以前我们觉得基础知识不应该纠缠于语法、修辞。宜昌的语文走在前列,早已不考语法术语,修辞术语,眼界的确是更高格的,可是如今依然有“语法,魂兮归来”的招幡在挥舞,主要是来自高中的同行和英语的同行!读过此句,给我们面前打开了多么大的天地啊!语文课程改革,这样看来,应该是革命性的,维持原状的修修补补只能让我们被世界先进的母语教育落得跟远;如果改革成功,受惠的将不仅仅是母语教学,甚至外语教学也将得到质的提升。
P29,教学改革的成功依赖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如果站在课程的立场理解教学改革,那么教学过程就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引用吴刚《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片段)
课程是纸墨为媒介的思想传承,教学是以口耳为媒介的思想授受。
P40,离开特定学生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形,就不可能构成任何具有教育意义的什么“系统”。只对着一本语文教材,往往还只是对着一堆选文,侈谈“科学体系”,显然是荒唐!
好直接啊!
P42,改“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课程标准”,预示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学习计划表现为三大前景: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将率先迈步。为尽快接近这样的前景,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可能应将改革的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转到对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的注重。
醍醐灌顶!此句让我对正在开展的“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中学语文经典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评价研究”有了进一步认识,我们要做的正是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新建构。
第二章,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P51,这样,存在于目标形成过程、存在于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性分析中、受制于语言线性传递特性而不得不分开来表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新纪元(1949—201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ptx VIP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 VIP
- 2025年一建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考点重点知识总结高分笔记.pdf VIP
- 国际文化产业城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方案.ppt VIP
- CATIA高级应用 建立标准件库.pdf VIP
- PW6513-2.2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河北省新时代NT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三入学摸底测试 英语试(无答案).docx VIP
- 小儿甲基丙二酸血症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1919—1949)-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