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0525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进程。在这个会议上,××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安排部署了建设教育强区的各项任务。发改、财政、教育对如何建设教育强区的工作落实的职责职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有一个明确的安排部署。××乡和××办事处对如何履行基层职责抽出了很好的意见。××书记代表区委、区政府就落实工作责任和责任追究宣读了区委、区政府的决定。等一下,××区长还有工作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领会,狠抓落实。为了更好推进我区教育强区工作,下面,我谈三个方面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教育强区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建设教育强区是新时期我区教育工作跃上新台阶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推动我区教育事业上档次、上水平的新举措和新动力,更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建设教育强区是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和谐楼区的现实需求。教育是发展之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需要教育协调发展。建设教育强区,夯实发展基础,既是科学发展之路,又是社会和谐之基。各地的创建经验说明,做好教育强区创建工作,城市可以树形象,百姓可以得实惠,党委政府可以添威信。可以说,创建教育强区,是实现楼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
2.建设教育强区是赢得民心、顺应民意的重要举措。教育是民生之首,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最大的公益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高。对每一个社会从业人员,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掌握一门做事基本技能,是关系到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学有所教”列为改善民生“五有”目标任务之一。我们建设教育强区,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满足群众教育需求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高度,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人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
3.建设教育强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是素质提升之举。从人的个体发展来看,教育至关重要,它是促进人全面发展最直接的办法,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手段。建设教育强区,必须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负责,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就是要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用智慧点燃智慧、用思想启迪思想、用人格影响人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奠基。从社会发展来看,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区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建设教育强区有利于培养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有利于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富民强区、和谐崛起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教育强区会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四大家分管领导、各部门、各乡街和教育战线的负责同志共同倡议、安排部署教育强区工作,应该说我们每一位同志在思想上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如果说过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们教育强区工作的前奏和铺垫。那么,今天的会议以后就是我们教育强区工作掀起全面推进、努力实现目标的高潮。
二、进一步突出建设教育强区的工作重点
创建省级教育强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我们必须立足楼区实际,紧紧围绕评估验收的具体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关键,把教育优先战略落到实处。主要是突出“五个优先”:一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把教育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优先考虑,通盘考虑,长远谋划。二是教育投入优先安排。严格按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依法优先保证对教育的投入,落实好相应的配套经费,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积极开展引资办学,倡导社会各界积极捐资助学,努力拓宽教育融资渠道。三是教育用地优先保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要优先考虑学校布局,保证学校用地需要。国土部门要做好教育用地的预留预控工作,对非法侵占教育用地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四是教育用人优先补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编制、人事、教育部门要统筹考虑,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健康稳定发展。五是教师待遇优先落实。要按相关政策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经费,确保不留缺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2.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