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文虚词细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个文言文虚词细讲.ppt

一、而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蟹六跪而二螯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⑤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可以不用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吾恂恂而起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吾恂恂而起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喟然而叹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呱呱而泣 ⑥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 不得已而为之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⑦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8) 表示目的关系,目的是,来,用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宁许以(同“而”)负秦曲 作师说以(同“而”)贻之 还军霸上,以(同“而”)待大王来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同“而”)当南日 2、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的”。 余知而无罪也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某所,而母立于兹。 1、连词: 表并列:可不译。 表承接: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表递进:并且、而且 表转折: “可是”“但是” 表修饰:不译 表因果:相当于“因而” 表假设:如果 表目的:目的是,来,用来。 2、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 【固定词组】 [然而]“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而已】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过关训练: 1、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2、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3、殴而骇之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4、使读之者尽而有余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5、公受而读之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6、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7、女有当年而不绩者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8、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始与之语,移时而别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10、秀外而慧中 处污秽而不羞 11、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2、圣人履中正而乐和平 怀帝阍而不见 13、因闻泰西几何…之学,而其巧因以益进 必有一至奇而不自奇者以为源,而且为之主宰 14、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10年浙江卷) 15、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0年天津卷)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 ②大王来何操?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③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徐公何能及君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