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docVIP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

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 --以2006年高考英语分省自主命题为例 陶百强 taobq@126.com 注:文章来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第45-51页。 【摘 要】本文抽样分析了2006年全国16份分省自主命题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单项填空题,并进行了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问卷调查,发现多套试卷存在命题失误或命题瑕疵,为了维护高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维护社会稳定,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呼吁加强分省命题英语试卷的科学性,提高命题质量,并提出了提高命题质量的建议供有关部门或专家参考。 【关键词】高考分省自主命题,NMET, 单项填空命题质量,高考英语命题失误,语言测试 引言 上海市自1985年开始经教育部授权自行组织命题,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9省市2005年新增山东省、江西省、安徽省自主命题,2006年新增四川、陕西后全国共有16省市自主命题,涉及考生占全国考生65%左右。雷新勇Iowa State University英语系应用语言学教授、世界著名语言测试权威专家、Language Testing编辑、前国际语言测试协会主席Dan Douglas博士, 世界著名语言与性别研究专家、Lancaster University英语教育学院Jane Sunderland博士等以及两位国内专家(均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教授各一位)。 1. 答案问题 多项选择题中的答案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干扰项编制不严谨导致的,“写干扰项其实是MC题命题工作中最不容易的一步”(李筱菊,2001:155), 干扰无效的后果就是答案不惟一。题目设计中最忌讳的就是出现两个答案,这种题目就成了废题(刘润清韩宝成Nearly five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se- those initial days of shock and sadness -and we are thankful that the terrorists have not succeeded in launching another attack on our soil(Bush, 2006). ①Item No. 1 (北京卷第25题) ―What’s the name? ―Khulaifi. I spell that for you? A. Shall B. Would C. Can D .Might 该题答案不惟一,参考答案为A, 但“C. Can”也对,因为情态动词can可用于提供提议或帮助, 非常典型的一个句子如: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Madame? 两位专家Charles Alderson和Dan Douglas认为D也对,Alderson提到情态动词多项选择题非常难以设计,说话人的不同的意图可能导致多个答案。另外,请看词典对选can的解释: Macmillan(以下简称麦克米伦词典,见注)第290页:can义项之7:used in requests, offers etc spoken [口语] used in requests, or when offering or suggesting something (用于表示请求、给予、建议)可以,能:Can I offer you something to drink? 要我给你拿点什么饮料吗? Oxford(以下简称牛津词典,见注)第230页:can义项之5:(spoken)used to ask permission to do sth (请求允许)可以:Can I take you home?我送你回家好吗? Longman(以下简称朗文词典,见注)第253页:can义项之3:especially spoken to have permission to do something or to 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 [尤口]允许,可以:Can we go home now please? 我们现在可以回家了吗? ②Item No. 2 (辽宁卷第26题) ——These books are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 . A. You may ask for help B. I’ll give you a hand C.I’will do you a favor D. I’d come to help 该题答案不惟一,参考答案为B。笔者认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