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

语法化的新视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稿)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吴福祥 1.引言 2.什么是接触引发的语法化 2.1 通常性接触引发的语法化 2.2 复制性语法化 3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与语言独立发生的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 4.如何判定和识别接触引发的语法化现象 4.1 语法化性质的判定 4.1.1 跨语言罕见的语法化模式 4.1.2 “配对”的语法化过程 4.1.3 “蔟聚”式语法化模式 4.1.4 语言接触的历史和现状 4.2 复制方向的判定 4.2.1 发生学关系的分布模式 4.2.2 语法范畴的相对“年龄” 4.2.3 语法化的相对程度 4.2.4 语法范畴的分布特征 4.2.5 人口统计学变量 4.2.6 平行的语法复制过程或其它特征迁移的实例 5.接触引发的语法化对语言结构及区域特征的影响 5.1语序变化与语言型变 5.2 语法化区域与语言区域 6.结余 1.引言 在传统的历史语言学框架里,语法化被看作“语言内部演变”(language-internal change)的一个子集(subset),因此,语法化过程与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历来被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甚至互相排斥的语言演变现象。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演变现象其实并不互相对立,更非毫不相关;相反,很多语言里的语法化过程很可能是由语言接触促动或加速的 (参看Bisang 1992, 1996, 1998, 2001, 2004, 2005; Hansen 2005; Heine Kuteva 2003, 2005; van der Auwera 1998; Haspelmath 1998, 2001; Aikhenvald 2002; Kuteva 1998,2000;Enfield 2003; van der Auwera and Gast 2007)。Heine Kuteva(2003,2005,2006)将这类由语言接触促动的语法化过程称作“接触引发的语法化”(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如此看来,我们在人类语言里观察到的语法化其实有两种类别:即(ⅰ)语言内部独立发生的语法化(language-internal grammaticalization)和(ⅱ)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化(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 本文主要基于Heine(HeineKuteva 2003,2005,2006;Heine2006,2007)的框架介绍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相关的几个问题。 2.什么是接触引发的语法化 接触引发的语法化是指一个语言受另一个语言影响而发生的语法化过程(Heine Kuteva 2003:533)。比如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拉伯语(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语)跟突厥语(Turkic)及伊朗语支的语言有长期密切的接触,其结果导致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语在语法结构上受到突厥语族和伊朗语支语言的广泛影响。比如在标准阿拉伯语里,无定名词不加标记,有定名词则受定冠词al-, (l- 或 il- 限定(如(1a));与之相反,在突厥和伊朗语支语言里,无定名词受不定冠词限定,而有定名词则不加标记(如(1c)所示的土耳其语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语的名词标记模式同于土语族和伊朗语支语言,而异于标准阿拉伯语(如(1c))。很明显,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语与土耳其语在名词标记模式上的对应导源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过程: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语为了复制突厥语族和伊朗语支语言的名词标记模式,一方面发展出一个新的不定冠词fat(来源于古典阿拉伯语的形容词fard“单一的;个别的”),另一方面则抛弃了固有的定冠词范畴。(Jastrow 2005:135)换言之,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语“形容词fard 不定冠词fat”的语法化过程是受突厥语族和伊朗语支语言的影响而发生的。 (1) 阿拉伯语-土耳其语-伊朗语之间的接触 (Jastrow 2005: 135) a. 大马士革阿拉伯语 ka(n fi? mara (lmara (a(let there.was woman the.woman asked b. 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语 fat mara ko?net mara qo?let c. 土耳其语 bir kad?n vard? kadIn dedi. a woman there.was woman asked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