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理论和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动教学理论和应用

第五章 互動教學理論與應用 互動教學理論之異於傳統學習論和認知學習論者,在於其主張環境影響之外,個體內在認知也是構成學習的重要因素,換言之,互動學習論乃介於行為學習論和認知學習論之間,認知學習行為、心理歷程和環境三者是相互關聯的,透過內在心理歷程和外在環境刺激的互動,才可能產生認知活動和學習行為。其代表的理論有班杜拉(A. Bandura,1925~)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以及蓋聶(R.M.Gagne, 1916~)學習條件論(learning conditions)。    第一節 班杜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 一、簡介 班杜拉(Alber Bandura)1925出生在加拿大愛伯特省,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51年在美國衣阿華大學獲的心理學碩士學位,翌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把學習理論運用於社會行為之中。 由於班杜拉的奠定性研究,導致了社會學習理論的誕生,從而也使他在西方的心理學界獲得較高的聲望。1972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授與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3年獲得加利福尼亞心理學會傑出科學成就獎;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 二、理論要義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主要在解釋自然情境中的學習歷程,反對所謂的懷境決定論,認為除了環境因素外,個體中對環境中人、事、物的主觀認識和看法,才更是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唯有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在社會互動中彼此交互影響,才能確定學到的行為。其意義有三: 1.就認知而言:人類的行為會受到該行為的結果影響,藉著察覺行為與結果的關聯,人類不僅會因為過去的增強事件控制行為,更會議前瞻的眼光決定行為,人類透過察覺行為與結果間的關聯,而促使學習因為認知而變得更方便容易。 2.就社會情境而言:人類的學習發生於社會的情境中,學習之所以產生,不僅因為直接經驗,更有許多替代性的經驗界觀察他人行為而產生。 3.就認知與社會的聯結而言:認知是人類學習他人的工具,社會則是學習的情境。當人類看到他人的學習及酬賞,往往會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這種觀察作用,會是產生學習效果的。 ? ? 三、理論模式 社會學習論在社會情境中個體的行為學習,乃經由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和模仿(modeling)而產生。亦即個體可以藉旁觀者的身分,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即可獲得無需經過練習的替代性學習(vicarious learning),也可以進而對社會情境中某楷模人物或團體行為產生模仿學習。 觀察學習中的模仿絕非機械式反應,會受到學習者的心理需求、認知能力等內在心理歷程的仲介作用(mediration),而產生出四種不同模仿方式: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綜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象徵模仿(symbolic modeling)、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所以,即使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下,不同學習者未必經觀察學習到同樣的社會行為。換言之,在社會學習理論中,個體認知歷程是個體行為表現的歷程有四個階段,即注意(attention)、保留(retention)、動作再生(reproduction)和動機(motivation)階段。 ? 四、教學上的應用 社會學習論認為主要學習要包括:行為的楷模、楷模得到的增強以及學習者對楷模行為的認知處理歷程。因此建議教師教學時,應從以下三方面來促進學生學習:(1)確認出適當的學習楷模和示範者;(2)建立行為的功能性價值;及(3)引導學習者的認知歷程(Bell Gredler,1986)。又社會學習論主張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因受別人影響而學習到新的行為;而新的行為的獲得,則是經由觀察模仿的歷程。此主張極符合「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故而在教育上被用來解釋學生行為自律(self-regulation)的問題,並且進一步擴大應用其觀察學習原理,採行自我觀察(self-observation)、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自我強化(self-reinforcement)三個步驟,來培養學生的自律行為。此外,社會學習論對觀察學習的強調,也為教育上經常舉辦的示範教學、觀摩教學以及教學演示等措施,提供了理論根據(張春興,民83)。 ? 第二節蓋聶(Gagne)的教學理論 ? 一、簡介 蓋聶(Robert Mills Gagne)生於1916年美國東北部的Massachusetts州,於1937年完成Yale University學士學位,隨後進入Brown University就讀研究所,於1939年完成心理學的碩士學位,1940則獲頒博士學位。 蓋聶融合了行為和認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