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新密,粉煤灰被制成多孔标准砖
河南新密,粉煤灰被制成多孔标准砖。 东方IC供图 南京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协会会长何富安并不赞同各地复制南京模式:山西粉煤灰产量大、市场小,没必要学南方地区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就地回填最佳。 南都记者 左志英 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存放粉煤灰约1亿吨,占地近2万亩。根据该省电力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办公室测算,这2万亩贮灰场,每年约有40万吨粉煤灰被风刮走,致使灰场周边的农作物减产,呼吸道等疾病多发。 这是酝酿中的《山西省粉煤灰综合利用规划》透露的信息。山西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目前徘徊在50%左右。而大同市政府今年的文件显示,该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只有19%。 在南京,粉煤灰的境遇迥然不同,综合利用率连续十来年达到或超过100%,最多时达130%———这意味着不仅利用掉当年产的粉煤灰,还挖出以往存货,甚至从周边地区购买。三峡大坝、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南京地铁、宁杭高速公路、悉尼奥运会场馆等重大工程中,都有南京粉煤灰的身影。 上海更是模范,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一直领跑全国,比南京早两年达到100%。 放眼整个中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处于中间水平,66%左右。旧账堆积如山,全国粉煤灰存量每年再新增1亿-2亿吨,摧残着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 凝视山西与宁沪,可以发现中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困境与希望。 废 火电发展缓慢、环保意识稀缺时,粉煤灰大多被一倒了之 将煤粉喷入发电锅炉,产出的除了电,还有粉煤灰。一吨煤进去,衍生约0.3吨粉煤灰。业内人士称,早期更简单的推导方法是,直接把装机容量的千瓦换成吨/年即可,如100万千瓦的机组,年产粉煤灰100万吨,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按8折算,即100万千瓦的机组,年产粉煤灰约80万吨。 火电发展缓慢、环保意识稀缺时,粉煤灰以废物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大多被一倒了之。 中国的第一座火电厂,1882年由英国人在上海创立,装机容量为12千瓦,比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巴黎北火车站电厂晚7年。此后,英、法、德、俄、日等国在香港、天津、青岛、大连、旅顺等地陆续设立发电所。而属于中国人的第一座火电厂,1890年由华侨黄秉常在广州设立。 战火纷飞中,中国火电缓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火电装机容量168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9成。 百废待兴,电力先行,资料显示,“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24个是电力项目。相对于水电,火电投资少、见效快、工期短,24个项目,23个是火电。 改革开放后,中国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大量引进发电设备,装机总容量不断创造历史,1987年突破1亿千瓦,1995年突破2亿千瓦,2000年突破3亿千瓦……2009年年底,8.74亿千瓦。这其中,7成多是火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火电厂粉煤灰基本被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和大气,如山西霍州电厂,直排汾河,南京、上海电厂,直排长江乃至东海,北京石景山电厂,直排永定河…… 北京石景山厂研究人员1976年所发的一篇文章,描述了粉煤灰污染场景:解放前,烟尘、煤粉到处飞扬,电厂旁的广宁村一片乌烟瘴气;解放后,虽然加了除尘器,污染仍很严重,1959年到1960年,广宁村每年每平方公里灰尘沉降量为1940吨。 中国人试图把粉煤灰变废为宝的努力起步不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把粉煤灰掺入水泥和混凝土,或者制成陶粒,效果不错。但由于当时基本是水力除灰,火电厂只能供应未经筛选分级的湿灰,粉煤灰的循环利用未成气候。 中国第一部粉煤灰国家标准的出台,说来有些尴尬。毕生从事粉煤灰研究的北京市粉煤灰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思恭记得,70年代中期,日本公司承建香港地铁,计划向石景山电厂购买粉煤灰,在交涉中,要求出示中国的粉煤灰国家标准。 “标准?没有!这下急了。”王思恭说,当时中国外汇奇缺,为保住这笔买卖,国家标准局、电力部等赶紧坐在一起制定“粉煤灰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国第一部粉煤灰国家标准于1979年出台,王是主要起草人,“32开大小,连封面带封底,一共3张纸,只有细度和烧失量两项指标。而日本的粉煤灰国家标准,60年代已经制定。” 7年后,王思恭赴日进修时,被《朝日新闻》的一则报道刺痛,“上面说,中国污染严重,与40年代的日本类似,不知道粉煤灰是怎么处理的。旁边配有照片,背景是一家中国电厂冒着黑烟的大烟囱。” 祸 灰里所含铅、镉、汞、砷等有毒重金属元素,会严重危害人与自然 “刮灰风,下灰雨,航道堵塞,水被污染。”这是南京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协会会长何富安对80年代粉煤灰的记忆。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各地陆续限制或禁止粉煤灰直排江河湖海,火电厂只好自建灰场,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据专家介绍,早期的水力冲灰,灰水比例在1:15到1:30左右,水耗大,易渗漏,威胁堤坝安全和周边环境,火电厂于是进行技术改造,如缩小灰水比例、回收污水循环使用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