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科学导论总结
绪论
海洋学(oceanography):海洋学是研究在海洋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发生、发展和演化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海洋学研究的对象:地球上70.8%的海水属地学分支。1、海洋是环境的产物
在地球上,通过能量、物质的相互传递与环境相互作用。传递方式:
通过边界:海面、海底和沿岸带。不通过边界:辐射和地球及天体对海水的引力。
A)海水特性:
混合溶液:水、盐分、气体、悬浮有机物、悬浮无机物。
2、海洋形态的固有特性:70.8%,被陆地分隔。(2)深又浅:两层含义。其一指海洋平均深度为3800米,最深为11034m(陆地海拔最高为8848米),但地球半径为6371千米,因此海洋只是地球上一薄层;其二指海洋垂直尺度与水平尺度比为10-3的量级,因此海洋中海水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3)连通又阻隔:各大洋水域连成一体,可以充分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北半球陆地几乎连成一体,阻挡了北冰洋与其他大洋的水交换,使北冰洋底层水无法流出进入其他大洋。其他大洋底层水均来自于南极大陆附近的边缘海。
海洋学研究意义
1、海洋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1)是蛋白质主要来源;运输和贸易的中介—航运(密度大);国际冲突的焦点…
2)影响气候环境:
环流--向高纬输送热量;对气温起调节作用(海水热容量大)
3)海—气相互作用:
4)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冰、海水倒灌、海岸侵蚀、海底地震等
5)污染:排污与海洋自净能力关系。
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半数以上在海底。估计海洋石油储量为(1100-2500亿吨),我国大约100亿吨。
锰结核:年再生1000万吨,可提炼锰、铁、铜、镭等。
此外,金刚石、重晶石、金、锡都在矿砂中找到。
化学资源大量无机盐:海水中含80多种元素。1kg海水含35g无机盐。
全球海洋中共含5亿亿吨无机盐,其中:黄金:500万吨;铀:50亿吨;镁:2100亿吨;银:4亿吨;钴:7亿吨;碘:820亿吨;盐:1立方公里海水含27万吨。
3)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大约26万种,其中海洋动物16万、海洋植物约10万。发展近岸养殖业。我国近海15m以内滩涂2.1亿亩,可供养殖2000万亩,89年以来634万亩。对虾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
海洋捕捞:适度与过度的影响。提取海洋药物:已达分子水平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4)动力资源潮汐:潮能发电,潜力10亿千瓦,我国乳山、江夏建有潮能发电站
波能:30—50吨压力/m2.但空间分散,时间上间断,破坏力大。挪威ToHestallen的MOW电站1985年运行,1988年自基础削去。苏格兰Dounreng电站于安装过程被冲毁。
海流:能量最低。温差:表底温差18度,但难度大。
3、军事、航运、港工、油气开发
军事:作战、布雷、潜艇。航运:运输量大,航道不需维护。
港工和油气开发:设计标高、安全性、可靠性等必须估计浪、潮、流、风暴潮等的影响。太阳与太阳系,地球是太阳的第三颗行星,与其他八颗行星一同围绕太阳公转九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因体积小、密度大、卫星少、拥有固体表面而称为类地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没有固体表面而称为类行星;
地球形状地球圈层结构1、地球外部圈层(1)按自然地理学观点,地球外部分为五大圈层,从外到内: a、大气圈 b、水圈——97%集中于海洋 2%以固态水存在 c、生物圈——渗透在另三大圈层内部 d、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部分
e、人类圈 (智能圈) (2)按环境学观点第五圈层为土壤层
(3)按大气科学的观点,第五层为冰雪圈,冰雪圈可包含在广义水圈中
2、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因地震波传播方向与速度不同由外而内分为同心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M面);地与地幔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G面);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地核又可分为液质外核与固质内核。
地壳与上地幔:大陆性地壳平均厚度33km,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海洋性地壳平均厚度为6km,上层为沉积层,中层是以玄武岩为主、上部夹有固结沉积岩的混合层,下为大洋层。
其中,地壳与地幔顶部的刚性岩石叫做岩石圈;
存在于上地幔60-250km深处,地震波传经此处时,横波波速发生明显衰减。可能是此处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引起塑性形变和缓慢流动,此圈层称为软流层。1、对庶分布:南极(为陆,北极为水;南半球海水连一体,北半球陆地连成一体;南半球水多,北半球陆多;三大洋似伸向大陆的三个大湾,成鼎状分布。
2、海陆分布不均衡:
北半球,陆地占其总面积的67.5%,南半球占32.5%;北半球陆地和海洋比例为60.7%和39.3%,南半球海陆比例为80.9%和19.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