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和生活通识课程申报提纲-上海交通大学_20112690926172527.ppt

刑法和生活通识课程申报提纲-上海交通大学_20112690926172527.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和生活通识课程申报提纲-上海交通大学_20112690926172527

第三编 生活中刑法风险防范与应对 第 十 讲 犯罪的产生与防范 第十一讲 犯罪风险防范-----刑法与犯罪人 第十二讲 被害风险防范-----刑法与被害人 第十三讲 紧急情况下刑法的应对机制 第十讲 个体犯罪的产生与防范 一、 犯罪产生的基本原理 (一)有关犯罪产生原因的各种理论 1.犯罪生物学理论 天生犯罪人理论、气质、血型、内分泌、染色体等理论 2.犯罪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心理中和理论 3.犯罪社会学理论 文化冲突理论、紧张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不同接触理论)、行为遏制理论、标签理论 4.综合犯罪学理论(多元论) (二)个体犯罪行为生成的机制 通常情况下,个体犯罪的发生,都存在着内化—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和外化—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这一内、外化互动过程和规律。 (1)行为人在客观环境影响下形成不良心理和人格(内化) (2)行为人在具体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犯罪动机(内化),萌生犯罪意向。 (3)行为人犯罪动机推动产生犯罪意图,坚定犯罪意志,并在合适环境条件作用下,推动、支配实施犯罪行为。(外化) 1.内化—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其机制是通过模仿、学习,将外部消极观念、意识、规则、行为模式内化到主体内部,形成不良的思想意识、观念、行为准则、行为模式、习惯,最终形成不良意识;遇到环境因素刺激时,进一步形成犯罪需要,萌发犯罪意向,形成犯罪动机、产生犯罪意图、坚定犯罪意志,完成犯罪决策,甚至形成犯罪习惯。 2.外化---当具有不良心理和犯罪心理后,通过行为活动,将犯罪心理内容外化到客观世界,形成对社会有危害的犯罪行为。包括犯罪预备、实行、罪后应对等行为。 3.两者关系:不能截然分开,外化中有内化,内化中有外化。 行为人在这种内、外化互动过程中不断强化不良意识和心理,最终会形成比较强的犯罪意志和能力。 4.内外化机制的运行:两种机制都以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为动因,以不健全人格和犯罪意向作中介,以特定情境和机遇作为条件,其间,经历了若干心理环节和反馈作用,充满了犯罪人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这些信息交流与反馈,影响着个人的心理活动,促使犯罪人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最终形成相对稳固的犯罪心理,引爆犯罪行为,并对犯罪行为的实施和罪后应对发挥影响作用。 二、 影响个体犯罪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个体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年龄、性别、体格、血型、气质、内分泌、染色体等,都可能和一定犯罪相关,但这都是通过影响行为模式而间接影响犯罪,不是犯罪的原因。 2.心理学因素 (1)性格缺陷:性格、情感失常,缺乏自制力 (2)心理需要结构畸形 (3)缺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4)缺乏应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意识,具有不良人格甚至反社会人格。 (5)缺乏法律意识和守法习惯 (6)缺乏正常社会竞争能力(智力、技能、处世经验),难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社会所期待的目标 (7)缺乏正确的处世经验 (8)精神疾病 (二)影响犯罪罪发生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 1.不良家庭 (1)不良的父母养育 (2)破裂家庭 破裂家庭对子女(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对子女缺乏监督和管教;缺乏子女感情发展的条件;家庭破裂前后的创伤性体验的消极影响;缺乏心理认同的对象;得不到有效的社会心理和经济支持 (3)家庭成员的犯罪行为 2,有缺陷的学校教育 对处于儿童少年阶段的人来说,学校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家庭,因此,有缺陷的学校教育在促使儿童少年形成犯罪心理和实施犯罪行为方面所起的消极作用,也往往超过不良家庭. 3.不良交往与犯罪亚文化 不良交往是指个人与道德品质差,甚至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的交往.亚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犯罪亚文化是指与违法犯罪活动密切联系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它们是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诱因. 4.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 暴力、色情、错误观念、不当行为模式,等等。 5. 经济不平等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存在的经济不平等,会产生多种消极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往往具有罪因性作用. 6. 法治建设水平 立法完善与否 执法水平严格与否 执法水平是影响犯罪状况的重要因素,它们两者又会对后来的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执法不力,司法不公,会影响法律控制社会的效力。 7.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缺陷,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行使异常,甚至失控,除直接导致渎职犯罪以外,还会诱发社会矛盾、激发社会冲突,进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