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族民俗文化
大家对藏族天葬的习俗都感到很神秘.其实藏族的丧葬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以青海玉树藏族的丧葬习俗为例做些介绍.资料都来源于网络.如有谬误,请多考证.丧葬种类:玉树藏族的丧葬形式主要有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等几种类型,其中,天葬为普通葬法,用于老百姓;塔葬为最高贵葬法,只用于大活佛;其次为火葬,专用一般活佛、大喇嘛和千百户,水葬为专用葬法,只用于小孩,土葬被认为是最卑贱的葬法,只适用于因麻风病死亡者或凶死 者。这些葬俗的后面,可以窥见宗教的影响和阶级的烙印。 天葬这是玉树藏族最普遍和常见的葬法。人死后 ,一般在家停尸三天,期间请喇嘛诵经,点神灯,为死者做善事,超度亡灵,家属至亲举哀。出殡时间一般在死后的第四天或第五天的某个单日,或者经喇嘛卜定的七天之内某个吉祥的单日,出殡前先用带子按屈坐式捆好遗体,罩衫蒙尸,由其儿子〈无儿侄顶,无侄婿替〉背到门口,示尽孝意,然后交给专司 天葬的僧人背到固定的天葬场〈藏语称天葬场为“德朝” 〉,背尸时不回头、不喧闹、不歇步,以免其灵魂中途折返。遗体以男性向左侧屈卧,女性向右侧屈卧,然后煨桑举行奠祭仪 式,反复齐诵“六字真言”。这时盘旋在天葬场上空的秃鹫纷纷降落扑食尸体,直到吃得一干二净为止。 如果秃鹫来得多,死尸吃得很净,则视为吉祥,表明死者 生前行善积德,诵经拜佛,灵魂已经升天;反之视为恶兆,表明死者生前杀生害命,恶迹很多,罪孽深重,需再度诵经,割尸拌以炒面喂秃鹫。 天葬是一种古老原始的葬俗,据说来源于一只雄鹰救一位 青年勇士升天的古老传说,说明这种葬俗的形成与藏族的本教和藏传佛教有关,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区广袤,封冻时间很长,也没有或很少有铁制工具,实行土葬有很多困难,天葬简单易行,适应客观自然环境。 火葬千百户亡故或活佛圆寂后〈活佛去世叫 “圆 寂”, 是“圆满寂灭 ”的意思〉,尸体做成双手合十、盘腿静坐状,火化前在卜定的地点上砌一圆形土炉,炉上放尸,炉下装柏木。待良辰一到,投尸浇油点火,届时钟鼓齐鸣,长号吹奏,僧侣们聚集焚尸炉周围齐声高诵经文。活佛火葬时,附近百姓面对寺院,仰望焚场,不断叩头。骨灰装入专制的黄缎口袋,保存在灵塔内供奉。 塔葬大活佛圆寂后,首先清除内脏进行防腐处理;其 次进行干燥,最后由金匠进行装金修饰,将金销一层又一层地附丽在遗体上。制成双手合十、盘膝静坐式的干尸,披上架裟,装进高大的灵塔里。灵塔造型讲究,由塔基、塔瓶、塔刹 三部分组成,遗体供在塔瓶内。塔表用金银宝珠点装。这种葬法,从遗体的加工到制塔耗资巨额,除了资金雄厚的大寺院外无法承担。 土葬早先土房藏民实行过土葬,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葬法,包括吐蕃时期的藏王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到解放前,土葬只适用于凶死或死于麻风的病人。为防止传染,病人住到离家较远的小山洞,或简易的半洞式房屋,平时由家人送饭。一旦去世封死洞口,或推倒住屋,就地掩埋。凶死者挖坑随葬。 水葬婴幼儿不幸夭折,将尸体装入泥坛内,选择有三道沟、三条河的交叉口投入激流的河中,据说这样,转生后就 能长命百岁,也传说小孩水葬是因为人死后要渡一条大河,投入水中,小孩才能安全渡过。有的地方装尸的泥坛投入河中同时,主要投放嘛尼石,向水中撒炒熟的青裸。 葬俗诸忌帐房人家死人后,忌讳在此常住 ,7 天后要搬迁帐房到另外地点。 49 天内禁忌动刀行宰,食用肉类靠亲友赠送。以春节为界,之前死者全家、至亲忌着盛装,不参加喜庆活动。死后讳名,任何去世的人,无论时间长短均忌讳道出其名字。如果附近有人与死者同名,就要另取他名。藏族忌食鱼类,据说与小孩水葬有关,不食鸡肉,与天葬有关,认为 鸡与秃鹫同属鸟类。 青裸快熟的 7~8 月间死了人,有些地方先将死尸暂时埋在沙子下,以防腐烂,等秋收后再行葬事。据说庄稼将熟之际举行天葬礼,会遭雹击霜打。藏族
[民族简介]
藏族,约有人口4,000,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