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题2成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专题2成语

二、正确运用成语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与生活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成语与生活紧密关联。 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面对全台湾义工进行演讲时,称赞义工的善行为“罄竹难书”,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可见成语有时体现一个人的学识。 在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一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一致称赞。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她提出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车薪”的含义?该歌手想了半天,解释如下:“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工资,比喻贪婪刻薄、吝啬之极”。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可见,成语有时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3.成语与高考 2009年以前所有高考卷年年考成语,2009年江苏取病句舍成语,但我们还得复习成语,因为它依然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成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关键在于平时积累。高考考成语的特点:(1)常见易错;(2)动态语境;(3)注重理解。 4.成语的来源  ①古代寓言 例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②历史故事 例 破釜沉舟  乐不思蜀  ③诗文语句 例 老骥伏枥  万马齐喑  ④口头俗语 例 一言为定  三教九流 5.成语的特点 ①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水落石出  三头六臂  泥牛入海 ②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 ③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④感情的褒贬性。含有褒贬色彩。 无所不至(贬) 无微不至(褒) ⑤结构的丰富性。 (1)联合式:披坚执锐 苦尽甘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主谓式:胸有成竹 杞人忧天 叶公好龙 毛遂自荐 (4)动宾式:不见经传 莫名其妙 如数家珍 如丧考妣 (5)动补式:退避三舍 逍遥法外 荒谬绝伦 轻如鸿毛 (6)动宾补式:问道于盲 贻笑大方 拒人千里 入木三分 (7)因果式: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连动式:画蛇添足 抱薪救火 亡羊补牢 指桑骂槐 (9)目的式: 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杀一儆百 越俎代庖 (10)兼语式:引狼入室 请君入瓮 令人生畏 化险为夷 (11)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孜孜不倦 一丘之貉 6.解题规律提示 (1)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问题。这种协调就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 (2)成语的考查着重于使用——“使用”意味着要动态地掌握成语的意思,即必须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考察成语的使用。 (3)成语的正确使用有两个前提:一、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成语。二、准确而全面地分析语境。 (4)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5)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仑美奂、 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6)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外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他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7.误用成语分类 现实性是高考题的特点之一,许多题目的素材都来源于报刊。下面是从报刊中找出来的用错成语,以此为例说明常见的错误类型。 一、对象用错 1.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读者》)              [析]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显然,“呼之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 2.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