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和分析
5、齿轮传动系统 以下图中,T为输入转矩,忽略轴的弹性,同轴齿轮的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归并。以转轴1的转角θ1为输出量。求T与θ1间的关系。并记: 两转轴的力矩平衡方程为: 消元中间变量,得T与θ1间关系: 分别为转轴2等效于转轴1 后的总的等效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 即等效成为: 两转轴的力矩平衡方程为: 消元中间变量,得T与θ1间关系: 分别为转轴2等效于转轴1 后的总的等效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 即等效成为: 齿轮传动系统可机电比拟于理想变压器系统: 比拟关系为 根据电压、电流变换关系: 可得一次侧的电压、电流微分方程为: 6、热力学系统 加热系统:温度为Te的冷液体流入加热箱,电加热均匀后,为温度T0,流出。 液体流量恒为Q,液体比热为S,容器热容量为C,电热器热功率为q(t)。 以q(t)为输入量,以出口、入口处的温度差T=T0-Te为输出量,则有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7、液位系统 下图所示为存在交联作用的复杂液位系统。 流量与液面差间近似取线性关系q=h/R,R为阀门液阻。C1、C2为液容,即容器截面积。 有方程: 消去中间变量,得: 比拟于电网络: 8、机电控制系统 (1)执行电动机 取: 电动机动态方框图: 传递函数: 直流电机本身为开环系统,存在一由反电动势构成的自反馈回路。 以角速度为输出量时为一阶惯性系统! (2)伺服控制系统 例1:电视卫星天线位置伺服系统。 认为电视卫星天线有大的惯量,而忽略其负载力矩。 电位器:设对输入、输出增益相同,则 差值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A1,A2 齿轮系的传动关系: 直流电机的模型为: 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闭环传递函数: 成为二阶系统 例2:火车机车驱动控制系统 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为非线性特性,需做线性化处理。 例3:电液伺服系统 该电液伺服系统的闭环传函为: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第六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郭世伟 用解析法建立系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的一般步骤(经典模型) 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中变量的关系,确定系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 选择合适的中间变量,根据基本的物理定律,列写出系统中每一个元件的输入与输出的微分方程式 消去其余的中间变量,求得系统输出与输入的微分方程式 对非线性项加以线性化 或做拉普拉斯变换,变代数方程消元或用方框图等效、梅逊公式等方法形成传递函数。 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 (一)动态系统的经典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物理的动力学系统,动态过程;能量、信号的转换作用。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1)分析法(解析法),得到解析模型(机理模型); 2)系统辨识。 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的处理 (a)R-C电路1 (b)R-C电路2 (c)R-L-C电路 (d)R-C滤波网络 电气网络 R、C换位 以(d)为例说明 负载效应 机械网络 (机械振动基础) 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 单自由度系统 c (a)主动隔振力学模型 (b) 被动隔振力学模型 隔振的力学模型 具有黏性阻尼的二自由度 系统强迫振动: 二自由度振动系统: 为形式: 称为振动方程 第一主振型 第二主振型 二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主振型图 运用隔离体法,对每个质量块进行分析,可得该三自由度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三自由度阻尼振动系统 三自由度系统及其固有模态振型 连续体振动系统 简支梁的前三阶主振型可形如下图所示: 均匀简支梁: 悬臂梁的前三阶主振型可形如下图所示: 均匀悬臂梁: 二输入二输出系统 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要用传递函数关系阵去描述它们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的系统 用拉氏变换做微分方程组的传递函数矩阵,中间变量的消元 其它: 机械传动系统; 液压系统; 机电系统; 热力学系统;等等 微分方程的求解 系统响应的求解、分析 (二)动态系统的现代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对于以上SISO线性系统,既可用高阶微分方程来描述输入-输出关系: 也可用一阶微分方程组来描述: 对于MIMO系统,更适于用一阶微分方程组的形式来描述: 状态与状态变量 设以上MIMO系统的状态变量记为: 系统的动态特性可用一阶微分方程组来描述如下: 矩阵形式为: 称为状态方程,记为: 描述了输入作用下的系统状态运动过程。 输出变量则可列写成: 称为输出方程,描述了输出变量与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间的线性组合变换关系,为代数方程。 C称为输出矩阵,D为直接传递矩阵。 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一起构成为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空间描述把系统的运动归结为“输入-状态-输出”,能更深刻地揭示系统运动的本质。 称A为系统矩阵,B为输入矩阵或控制矩阵。 SISO系统的系统状态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度考研-武汉大学2007武汉大学经济法和商法学2003考研试题.doc
- 新馨苑居住区657地块住宅及配套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doc
- 新闻价值的基础构成提升和风险规避.ppt
- 新课程七年级地理教学的探索和尝试.ppt
- 方程和不等式总结复习.ppt
- 施工技术和管理实践大纲 -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doc
- 施工合同和管理.ppt
-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doc
- 新闻编辑理论和实务.ppt
- 旅游企业经营决策和成本效益分析.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