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解运河之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解运河之谜

寻解运河之谜 李存修《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9月01日 ? 第?07 版)   大运河上的驳船   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   运河渡江之谜   京杭大运河是怎样渡过长江的,是横跨还是穿越?是空中飞还是地下钻?为此,我问10个人,10个人摇头;问100个人,100张嘴说“No”!这次渡江前,在我的心中,也是一个谜啊!   乘船刚过淮安市楚州,据说这里的蓼儿洼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之地,我一下想起阮小五唱的那支歌:“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宽阔的大运河突然变成了一条狭长的水槽,行船的两侧不再是岩石、泥土和绿树,而幻化成了两道厚厚的水泥墙。我们从两道水泥墙中间驶了过去,船尾犁出两条水浪,向两边激涌,碰到水泥墙后又撞回来,在水槽中翻卷搅斗。水泥槽底下从西向东流去的,是淮河。   船向南驶出不远,又一条东西向的大水横在船头,这是著名的苏北灌溉总渠。我发现,运河之水与总渠的水处在同一水平面,而且交叉处形成了一片广大水域,西来的水与北来的水交融在一起,有的分流东入黄海,有的南下与长江相连。两条水相互接济补充,在淮安城外古老的蓼儿洼畔进行了一次友好的汇聚。在它们的汇聚与缠绵中,我们的船无声无息地驶入新的航程。   午夜,航船跟随高音喇叭的指引,小心翼翼驶入扬州东郊的施桥闸,等第六条货船进入后,我们身后的两扇大铁闸缓缓关闭,完全截断了运河水的流动。同时,面向长江的闸门开启。因运河水面与长江水面存在落差,我们的船与其它五条船同时开始下落。在关闸内,如入深谷,两边石壁峭立,什么也看不见。我发现闸壁的石条,每条厚度约30厘米,一块块渐次露了出来,待第八块石条出水,船只停止了滑落,此时运河水与长江水达到平衡,货船随即离闸进入了长江。   啊,原来运河渡江竟是这样!我根据石条的厚度测算了一下,运河与长江的水差高度应是2至5米左右。江面,夜幕笼罩,一片迷茫,但四周到处有灯火闪烁,那是江里的夜航船。   早就知道,江南运河通长江有两个出入口,一是南京东郊的谏壁闸,一是江阴处于江尾海头的黄田港,那里有王安石当年留下的一首诗:“黄田港口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我建议船老大走黄田,这样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但他说前两次走的都是黄田,这次已报给了谏壁,不便更改了。船过江心,我和船老大的儿子王昌华照老习惯在江夜里的前甲板上噼里啪啦放了一串鞭炮,庆祝本次渡江成功。   寻找“隋唐”遗迹   中国大运河,分两个系统:一是京杭大运河,一是隋唐大运河,它们时代不同,地理不同,长短不同。“京杭”长1794公里,“隋唐”长达2700多公里,两者相差约1000公里。   到淮安后,转向西行。沿洪泽湖南岸,经盱贻、明光、五河、凤阳和蚌埠等县、市。我一路打听,有干部,有农民,有青年,也有老者,他们只知道洪泽湖、淮河和朱元璋,也有人知道京杭大运河,你若问隋唐大运河,他们则发愣:“什么隋唐大运河?”   隋炀帝从公元605年开始修造运河,先后在全国动用几百万民工,耗费了大量金银,最后修成了举世无双的大运河,给后来的唐宋五百年带来了强大与辉煌。可是千年以后,人们把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工程给忘掉了。真是令人悲叹。   一日,偶尔听说在离洪泽湖不远的泗县境内有一段古运河,于是,我昼夜兼程赶了过去。   我曾在淮北大地上寻找运河,到处是村镇原野,公路河渠,五月里碧绿的麦浪,在熏风中起伏,一望无际,可就是找不到运河的踪影。然而在泗县,我目睹了一段22公里长的古运河。   我从城西的长沟镇起步,沿河岸向东走。古运河宽约30多米,河床离堤岸有七八米,有的段落河底浅浅的水里生着一层绿色的浮萍,堤岸内长满密密的青草。寂寥无声的乡间水渠,若不说,谁也不知道它就是古运河的一段遗留,一项标志。   经过一个小村,村口几位老人在聊天。有位70多岁的吴先生对我说,40几年前,公社在这里搞水利,他们亲眼见到挖出了旧木船,长大的桅杆,还有旧木板和颜色鲜艳大小不同的瓷碗等。那时人多手乱,最后东西也不知哪去了。闻此,我又心疼又遗憾,这都是有钱难买的宝贵唐宋文物啊!同时又感到兴奋和激动,老人的回答,就是对古运河的诠释。顺着这条渠道朝西北走,那就是我所寻找的隋唐大运河的方向。   在泗县城住一晚,次日,我又沿着城东的那段古河道走十余公里,到达草庙乡。这里河宽近50米,两边各有好几排高高的白杨树,日光洒下,白杨把影子映到水中。一位乡民撑着小船缓缓而行,搅乱了一河白杨的影子。这条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古代大运河,虽然已不可能再挖掘通航,可它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地下文化长廊。   心中唱响《运河美》   我曾于2010年至2011年徒步行走中国大运河全程,目前正在写书,记录下这次运河文化的考察。我不会作曲,否则我会写一首歌来赞美大运河。不是有一首叫《太湖美》吗,那么,这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