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据调查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据调查课件

学科VS.问题 学科界线是学术组织的模式,与大学外面的世界没有关系,要让所研究的问题决定合适的工具集,而不是相反。 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工具有助于有效地解决问题。 意识形态弊端 在不同识形态的价值进行公开讨论对定义我们努力达到的目标也会有帮助 价值体系都缺乏足够的多样性 两种意识形态的社会都为McNeill的“增长崇拜”支配,而且都忽略了经济增长的成本 崇拜增长的最终结局 中央计划体系 权利分散体系 有限系统内的无限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结语 制度建设是一项政治任务,而“政治是可能的艺术”,这是一种明智而谨慎的策略。为了避免明显的政治上的“不可能之事”,这条格言阻止我们徒劳地尝试自然上的“不可能之事”。当面临在自然上的“不可能之事”和政治上的“不可能之事”间作出两难选择时,试试政治上的“不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生态经济学 ——原理与应用 绪论 主讲:余炳文 yubingwen2005@163.com绪论 教材及学习要求 教材: 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Daly Farley 著,徐中民等译,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版。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占20%: 抽查提问。 考勤。 检查笔记。 期末考试占80% 课外阅读书目 1.《生态经济学新论——理论、方法与应用》 严茂超,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版。 2.《生态经济学》陈德昌、张敬一,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 《生态经济学》王松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生态经济学》唐建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5. 期刊杂志《生态经济学》 《生态环境与保护》 关键是:阅读现实:河南卢氏县洪灾,希腊大火,限塑令,肯尼亚大雪,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国内外生态经济学概况 生态经济学研究主要在国外,代表人物很多。Kenneth Boulding 是萌芽,Herman Daly是鼻祖。他最近出了一本《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国内生态经济学研究是混在环境经济学中的。 几家大学的环境经济学专业中有导师研究生态经济学的方向。例如南开大学李慧明教授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循环经济、生态文明问题,上海大学诸大建教授也有一部分研究是关于生态经济学方向,复旦戴星翼教授在生态价值、绿色发展方面著作颇丰。 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前辈有许涤新、刘思华、腾藤等等,他们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课程内容 生态经济是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学和生态学,也不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简单组合。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由多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动、植物之间彼此的依存关系,经济学主要研究商品与人类之间的依存关系,生态经济则侧重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 学习从零散的现实开始 …… 理论是系统的,却是抽象的; 而生活是粗糙的,却是现实的。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生活、工作压力日渐增大 人们的健康及生存质量令人担忧! 每个人都应该长寿,“不是因为衰老而让人自然死亡,是因为我们无知而死亡!” 人类文明 社会进步, 经济增长 全球的繁荣 环境污染 生态经济问题 “温室效应” 酸雨 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 1.人口问题 2.粮食问题 3.能源问题 4.资源问题 5.环境污染问题 1.人口问题 表1 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比较 世界人口数(亿) 大致达到的年份 每增加10亿所需要时间 10 1800 近300万年 20 1930 约130年 30 1960 约30年 40 1975 约15年 50 1987 约12年 60 1999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