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阜外医院20090515青岛课件.pptVIP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阜外医院20090515青岛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阜外医院20090515青岛课件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阜外医院 2009 05 15 青岛 一 背景介绍 大多数HOCM病人,经负性肌力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仍有5%的病人,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需进行侵袭性干预治疗。 二 阜外病例资料 54 例, 1996 — 2007。 男/女: 37/17 年龄: 6-68 岁 (35.59±16.08 岁) 平均心胸比率0.54±0.068(0.41-0.78) 二 阜外病例资料— 合并病变 冠心病 3 冠状动脉肌桥 7 二尖瓣脱垂 4 二尖瓣关闭不全(SAM) 28 主动脉瓣狭窄 3 SBE 二尖瓣赘生物形成 3 动脉导管未闭 2 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 2 永久心内膜起搏器植入术后 1 三 麻醉注意事项 琥珀酰胆碱√ 小剂量潘可罗宁(pancuronium). √ 大剂量潘可罗宁易引起快速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 筒箭毒碱 (Tubocurrarine ) × 苯肾(Phenylephrine )√ 盐酸甲氧胺(methoxamine) √ 正性肌力药物 × 四 手术要点 五 合并手术 CABG 5 MVP 5 MVR 9 TVP 2 AVR 4 PDA 2 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 1 六 手术结果 死亡率: 7.4%, (4/54). 死亡原因: 低心排综合症 1 室性心率失常 1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4 ,其中3例安装永久起搏器 全组患者术前术后数据对比 七 随诊 随诊1个月-1年, 50例存活者中,心功能I 级 46例,II级4例。 八 讨论— 手术要点 良好的显露,主动脉切口。 停跳液灌注确保效果,心脏柔软。 向背侧旋转心脏,以便更好显露室间隔。 切除范围要足够: 长度 4-5 cm,宽度1-1.5cm, 深度30mm室间隔要切除15mm。 注意保护MV, AV。 八 讨论— 手术死亡率 国外报道外科手术总的死亡率在6%左右。 单纯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死亡率约为4%。 合并瓣膜手术的死亡率为8%。 死亡的主要死因:严重的低心排综合症和心律失常。 最新研究的报道,在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单纯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死亡率在0-2%之间 。 八 讨论— 手术并发症 室间隔穿孔, 1%, 2/323 pts 术后心律失常主要为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发生率约为30%,需要及时的药物治疗。一般用胺碘酮、β-阻滞剂,将心室率控制在70次/分左右。快速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舒张期缩短,心脏不能完全充盈,导致体循环血压下降,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容易引发心力衰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发生率约为3-8% (22 /280 )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大多数病人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如果病人术前合并右束支阻滞,术后安装起搏器的可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