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PSec_VPN基本原理
路由器:连接互连网的核心设备,主要作用是选择最佳路径,通过路由表中的条目,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段。
当与不同网段通信时,必须要设置默认网关。默认网关就是自己直连的路由器的以太口。配置S接口时,需要在DCE端配置同步时钟
2.不同网段通信时,路由器根据自己路由表条目转发数据包。
3.路由表建立方式:
(1)直连路由 -- 路由表中标识为C的路由条目
(2)手工配置静态路由 -- 路由表中标识为S的条目
(3)动态路由使路由器自己学习 -- rip 标记为R的条目 OSPF 标记为O的条目
4.静态路由配置:
R1(config)# ip route 目标网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接口
例如:
R1上默认只有直连10.0.0.0和20.0.0.0网段,如果和PC1和PC2通信,R1作为PC1网关,数据包到达R1后,是没有PC2的30.0.0.0网段条目,所以可以利用静态路由,手工指定路径。
R1(config)#ip route 30.0.0.0 255.0.0.0 20.0.0.2
或:R1(config)#ip route 30.0.0.0 255.0.0.0 f0/1
这样数据包就能到达30.0.0.0网段,不过由于数据包的双向性,发送过去的数据包还要从PC2返回到PC1,所以返回的时候,同样需要在原本没有10.0.0.0路由条目的R2上添加10.0.0.0的静态路由
R2(config)#ip route 10.0.0.0 255.0.0.0 f0/1
4.默认路由:静态路由的特殊形式
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出口接口
5.动态路由
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RIP 适用于简单小型的网络环境
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 OSPF 适用于大型和复杂的网络环境
6.RIP
RIP协议的特点:
(1)度量值: 以跳数作为唯一的度量值,最大支持15跳。
(2)路由表的建立:简单照抄,把自己没有的路由信息简单抄进路由表。(距离矢量协议)
(3)适用环境;小型简单的网络环境。
(4)信息的更新:每30秒周期性地通告自己的路由表。收敛慢,且占用带宽。
例如:
利用RIP动态路由协议完成PC1和PC2之间的通信。
默认情况下R1上只有10.0.0.0 和20.0.0.0 所以R1和R2同时启用RIP协议,宣告自己所直连的路径,相互学习。
R1(config)#router rip //启用RIP
R1(config-router)#version 2 //选择版本2
R1(config-router)#net 10.0.0.0 //宣告自己直连路径
R1(config-router)#net 20.0.0.0
R3配置略
7.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特点:
(1)先建立邻居关系; 然后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构建关于整个网络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最终所有路由器都有一个相同的数据库(网络地图); 依据SPF算法自己计算路由表。
(2)R仅在其接口(链路)发生变化时,才将变化后的状态发送给其它路由器。触发更新+增量更新。邻居重新计算前往每个网络的最佳路径。
(3)适用于大型复杂环境
例:
利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完成PC1和PC2之间的通信。
默认情况下R1上只有10.0.0.0 和20.0.0.0 所以R1和R2同时启用OSPF协议,宣告自己所直连的链路状态信息(带宽,延迟等),每个路由器根据链路信息建立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根据SPF算法计算最佳路径。由于路径信息根据带宽延迟等计算,所以比RIP单纯以路由器数量来判断路径好坏更科学。
R1(config)#router ospf 1 //启用OSPF,1为进程号
R1(config-router)#net 20.0.0.0 0.255.255.255 area 0 //宣告直连信息(链路状态信息)
R1(config-router)#net 10.0.0.0 0.255.255.255 area 0
R3配置同R1,不同的是需要net 30.0.0.0 0.255.255.255 area 0
8.NAT网络地址转换
目的:将内网地址转换为外部网络地址,方便内部用户上网,意义在于解决了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
NAT配置在网络的出口路由器上,配置NAT的步骤如下:
在接口上启用nat,内网F接口为inside,连外网S口为outside
定义允许进行转换的访问控制列表
定义给内部地址转换为外部地址的地址池
将地址池与访问控制列表关联
例:
用户PC2访问互联网,需要经过出口路由器R1,由于PC2使用的是内部地址,内部地址是不能再互联网传输的,所以在R1上需要进行NAT地址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TM,POS实训报告.doc
- ATM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终稿.doc
- ATM项目.doc
- ATP易错题.doc
- ATT试验操作票(适用正常运行).doc
- Auto CAD 命令大全 及定制.doc
- AUTOCAD 2010 操作.doc
- A级辅导第五次.doc
- Avrils Lavigne英文介绍(精装版).ppt
- a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操作、编程及宏程序1.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