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概论抗菌药物基本概念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二、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1、获得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细菌产生获得耐药性的机理) 2、耐药基因的转移 第四节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根据致病菌和药物的特点选用抗菌药 2、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仅限于明确有效的少数情况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谨慎掌握指征,权衡利弊 4、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病毒感染、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疗程和剂量不合理、常规性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的药物 5、患者的其它因素和抗菌药物的应用 * * 病原体 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 恶性肿瘤 药物类别 抗微生物药 抗寄生虫药 抗恶性肿瘤药 抗菌药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 一毒:病毒 三菌:细菌、真菌、放线菌 四体: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 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G+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G-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 G-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军团菌、痢疾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等 不良反应 体内过程 耐药性 抗菌作用 致病力 抗病力 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 天然抗生素 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抗菌谱 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抗菌活性 窄谱抗菌药 广谱抗菌药 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体外药敏试验 体内抗菌活性试验 血清抗菌活性试验 最低抑菌 浓度MIC 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 浓度MBC 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磺胺类 四环素类 青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化疗指数 用于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 LD50/ED50 LD5/ED95 抗菌后效应(PAE) 胞浆内 胞浆膜上 胞浆膜外侧 形成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五肽 形成双糖五肽,进一步形成双糖十肽 转肽酶催化下,形成网状肽聚糖 β-内酰胺类 PBPs 磷霉素 环丝氨酸 万古霉素杆菌肽 真菌细胞膜中含麦角固醇 哺乳动物细胞膜中含胆固醇 细菌细胞膜中不含麦角固醇和胆固醇 多烯类抗真菌药多粘菌素类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核糖体:30S + 50S 70S 哺乳动物细胞核糖体:40S + 60S 80S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四、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蝶酸合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回旋酶,阻碍细菌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固有耐药性 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内在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 是指对某种细菌的耐药基因是后天获得的 交叉耐药性 是指致病微生物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它作用机制相似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①降低外膜的通透性 ②产生灭活酶 ③改变靶位结构 ④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 ⑤改变代谢途径 ③转化:耐药菌溶解后,释放出DNA转移给敏感菌,与其同种基因重组,仅限革兰阳性菌。 ②转导:耐药通过噬菌体将耐药质粒转移给敏感菌。其发生率不高。 ①接合:通过耐药菌与敏感菌菌体直接结合,将耐药质粒转移至敏感菌。 基因突变 由染色体DNA改变介导,并能垂直传递给子代, 其产生和消失与药物接触无关。 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乡镇财政会议管理制度.docx VIP
- 医院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实现.doc VIP
- 2023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ICU早期康复PPT课件.pptx VIP
-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一基础知识填空(1-4章).doc
- 国开00533_管理会计-机考复习资料.docx
- 国开电大汉语言本科选修课《中国文学基础》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国际商务-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 2024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单词词汇表完整版(复习备考必背).pdf
- 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题库专项测试题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