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癌中医药诊疗
中药导管滴入法 适应于消化道不完全性梗阻;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伴有腹胀症状者;无法耐受口服中药者,增加用药途径。用药:大黄、芒硝、枳壳、八月扎、大腹皮、红藤、天龙、槟榔等,按中医辨证用药、随证加减。方法:中药浓煎至150m1后至40℃放入输液瓶中,若行胃滴则患者留置胃管,取输液皮条将输液瓶与胃管连接后,控制滴速为40滴/分,缓慢将中药滴入,并夹闭胃管尽可能使中药在体内保留时间延长(大于1小时)。若行肛滴取输液皮条将输液瓶与十二指肠引流管连接后,患者侧卧取胸膝位,将该管自肛门口缓慢插入至少30cm,控制滴速为40滴/分,缓慢将中药滴入,并尽可能使中药在肠中保留时间延长(大于1小时)。以上胃滴和肛滴治疗每日一次,14日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应用体针、电针、耳穴埋籽等。 常用穴位:脾俞、胃俞、公孙、丰隆、照海、足三里,内关、列缺、上脘、中脘、下脘、三阴交、阴陵泉、血海、气海、关元、章门。根据病情选取穴位,提插补泻,也可配合电针加强刺激增强疗效。如顽固性呃逆可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平补平泻。胃癌呕吐可针刺内关、足三里、公孙,平补平泻以降胃气止呕。 耳穴埋籽适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取穴主要为:神门、交感、胃。操作方法: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于穴位上,每日按压3-5次,每次10-15下,每贴七日。 贴敷疗法 如中药外敷(皮硝)治疗腹胀及腹腔转移出现腹水,蟾乌巴布膏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现代适宜技术,如超声胃镜评价疗效,内镜支架植入术、ERCP 术或PTCD术缓解胃肠道梗阻及胆道梗阻等 ,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适当的中医诊疗设备以提高疗效,如射频肿瘤治疗仪等。 内科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出血、梗阻、倾倒综合征、疼痛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第1版)拟订。护理 包括基础护理,如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疗效评价 随访 胃癌患者经中医药综合治疗后,应年内每隔3~4个月全面复查一次,包括体检,检查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等),X线胸片、B超等。5年内应每半年复查一次,以观察、评价患者病情,指导下一步诊疗。 评价方法 1.总生存期:观察中医治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总生存期(OS)指患者从入组之日至任何原因的死亡(或失访)之间的时间。2.中医证候:观察中医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胃痛、腹胀、食少、泛酸、乏力、消瘦及大便性状改变等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无效:症状无减轻甚或加重,积分减少<1/3。3.生活质量:观察中医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判定。4.临床获益反应:观察病人的KPS评分或ECOG评分和体重变化、患者的疼痛强度、镇痛药物消耗量等。 5.肿瘤的评价(1)无进展生存期(PFS):观察中医治疗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2)有效率: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的瘤体变化。①靶病灶的评价。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30%。病变进展(PD):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开始之后所记录到的最小的靶病灶最长径之和比较,增加20%,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病变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之间。 ②非靶病灶的评价完全缓解(CR):所有非靶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未完全缓解/稳定(IR/SD):存在一个或多个非靶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持续高于正常值。病变进展(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已有的非靶病灶明确进展。 6.毒副反应 观察中医药的毒副反应。评定标准:以WHO标准分级(度)评价其程度。 谢谢大家 * * * * 胃癌的中医药诊疗 概述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居第三位。而在我国胃癌居城市死亡率的第二位,居农村死亡率的首位。 特点:三高(发病率高30-70/10万、复发转移率高50%、死亡率高30/10万);三低(早诊率低10%、根治切除率低50%、5年生存率低≤50% ) 流行病学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地区相差很大。(日本、中国、东欧、南美为高发地域;北非和西非发病率最低)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也不平衡。以西北地区(青海、甘肃、宁夏)和东南沿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发病率较高;而广东、广西、贵州为低发区。 在同一省市内其发病率也不平衡。 年龄:40-60岁;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