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 第10章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 一、词的起源、发展和民间词 词本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歌词,所以又称“曲子词”。广义地说,词就是诗。比起诗来,词与音乐的联系更加密切。由于词要按曲歌唱,故有“倚声”或“乐府”的别名;又因为它的句式长短不齐,也叫“长短句”;早期的词多从五、七言绝句变来,因此又有了“诗余”的名称。此外,词还有“乐章”、“歌曲”、“琴趣”等名称。 (一)词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词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而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二: 其一,词是从汉魏乐府蜕变出来的。 其二,词起源于唐代的近体诗,是诗的余响。 其一、词是从汉魏乐府蜕变出来的 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引致堂语云:“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近人王国维也说:“诗余之兴,齐、梁小乐府先之。”(《戏曲考源》) 点评: 一则“乐府”与“词”所配合的音乐体系是不同的;再则词开始从民间崛起时,乐府诗已经跟音乐脱立了关系,一般不再歌唱了;第三,也是乐府诗与词最重要的区别,乐府诗多为采自民间的诗歌,后由知音者作曲入乐,而词是以曲谱为主,是先有声而后有词的。 词源于乐府的说法,缺少切实的根据。 其二、词起源于唐代的近体诗,是诗的余响 方成培云:“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然后可被之管弦。后来遂谱其散声,以字句实之,而长短句兴鄢。”(《香研居词麈(zhǔ)》) 清人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也说:“谓之诗余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词实诗之余,遂名曰诗余。” 点评: 持这种观点的人,注意到了唐代一些著名的近体诗篇被当时的乐工歌伎配乐歌唱的事实,注意到了初期某些词调从文字上看似乎就是律诗绝句增减一两个字的结果。 词的起源(1): 词起源于隋。和《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相似,她的诞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她所配合的曲词,既不是上古时代的“雅乐”,又不是汉魏六朝的“清乐”,而是兴起于隋,以汉族民间音乐为主,糅和少数民族及外来音乐而形成的新声“燕乐”(“燕”同“宴”,因常在宴会上演奏,故名)。 词的起源(2): 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270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上的贯通,民族间的融合,自必带来文化上的汇流。词之出现在此时,决非偶然。 它是“应运而生”,是南方和北方、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中国和外国音乐文学的水乳交融。 词的起源(3): 词是配合歌舞的曲词,是乐工、歌女所唱的歌词。它们一面适合宫廷、豪门、富商的需要,同时也适合广大市民的需要。在商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市民阶层的成长与都市的繁荣。 词首先兴起于民间,萌芽很早,但到了中晚唐才兴盛起来,商业经济和城市生活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 词的缘起: 源于“燕乐”。 肇自民间。 (二)唐代的民间词 据唐开元、天宝年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的记载,当时流行的曲名达300多种,有不少跟后来的词调同名,可能在盛唐以前民间已有词调流传。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是本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石室中发现的“敦皇曲子词”。据近人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的辑录,共有词一百六十余首(内七首残)。 《敦煌曲子词》: 这些作品,除少数几首可以考出作者的姓名(如温庭筠、欧阳炯、唐昭宗)外,绝大多数是无名氏的民间作品。其中词调很多,有小令,有长调,还有与大曲有关的歌词(如《乐世词》、《苏幕遮》、《斗百草》等)。无论从词调、词的语言和内容方面来看,大部分作品都保存了民间文学的素朴的真实形态。 《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大约产生于公元八世纪到十世纪中期,主要是唐代(兼有五代人的民间创作。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情调也较健康,较多地体现着下层人民的思想、品格和趣味。在风格上,它朴素、率直、活泼、清新,处处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当然,大部分作者的文化水品并不高,许多作品的笔触还显得粗糙、稚拙。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点评: 这一首词是一位恋人向其所爱者的陈词。为了表示自己的坚贞不渝,她(他)在词中热烈地对爱人迸发出火一般的誓言。而这誓言,则是连用六个极为奇妙的违背生活常理的比喻(青山坏烂、秤锤浮水、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构成的,可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上邪》相媲美。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点评: 此词虽然写的是妓女,却又不明言“妓女”,而以“曲江临池柳”设喻,以任人攀折的柳枝比喻妓女那种任人玩弄、侮辱的生活,率直地表达出她们对恩爱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