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甘肃联合大学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狭义的民族: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 广义的民族: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 (二)什么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作为文化现象,一般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 第二节 汉 族 一、概况 汉族,主要源于炎黄、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的。 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为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汉代以后,周边的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 汉族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为什么要过春节 除旧迎新 祭祀祈福 敦亲祀祖 狂欢娱乐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腊月习俗; 祭灶; 祭祖; 扫尘 除夕夜?;守岁压岁;? 守岁压岁踩岁“; 拜年; 迎春; 年夜饭; 贴春联;? 贴门神; 贴窗花;??倒贴“福”字;? 放爆竹;? 正月初五“送穷神”. 古代的贺年卡 ? 童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尘日; 二十五,炖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 您新禧,您多礼; 白肉馍馍馋馋您。 关于春节的记忆――换新衣 关于春节的记忆――踩高跷 ? 1954年,在朝鲜前线某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起欢度胜利后第一个春节。这是欢度春节的集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表演化装高跷。 关于春节的记忆――游戏 1956年春节,北京市宣武门外牛街的杨老太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 关于春节的记忆――年夜饭 关于春节的记忆――选年画 1956年春节前夕,四川双流县彭镇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大批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农村。这是彭镇乡第一高级农业社的社员们正在购买年画 关于春节的记忆――逛庙会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景象。 关于春节的记忆――婚礼 关于春节的记忆――扭秧歌 1959年春节,北京南苑人民公社的老太太们跳起了秧歌舞。 关于春节的记忆――给老人拜年 1960年春节,河南省郑州市区古荥人民公社幼儿院的孩子们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小节目,给老人拜年。 关于春节的记忆――挂花灯 1961年春节,人们在江苏省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关于春节的记忆――这么长的糖葫芦 1961年春节,北京逛厂甸庙会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春节的诗歌 ? 已酉新正? (明)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