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4.13 和高司谏书.pptVIP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4.13 和高司谏书.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4.13 和高司谏书

主旨归纳 本文是作者写给当朝谏官高若讷的一封书信。作者对高若讷身为谏官不去直谏,不为范仲淹辩护,对忠直之人落井下石的做法深感痛恨,并厉声责问,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嫉恶如仇、胸怀坦荡的高风亮节和胸怀胆识。 重点突破 作者对高司谏提出哪三疑?体现了高司谏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 开篇一段,欧阳修以自己对高司谏的耳闻传言展开叙事,写出自己的“三疑”。一疑其文名不彰,“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可见其人虽列进士及第榜,但在欧阳修眼里,不过默默无闻辈。二疑其品节问题。欧阳修坦言自己从朋友那里对高若讷的了解,是“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在这里,作者提出自己疑惑的论据,“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而身居其位的高司谏,却“俯仰默默,无异众人”,岂可不疑? 三疑自己的判断近乎有误,几已认定高司谏为人人可爱的真君子了。因为高司谏“侃然正色”“无一谬说”的表现,作者虽有疑虑,但内心已倾向于认为高司谏是真正的君子了。十四年里而存三疑,作者铺叙不可谓不丰厚曲折,然至此笔触一转,“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通过对高的“三疑”,揭露了高若讷口是心非,并断言其“非君子”。 对比手法在课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提示 范仲淹“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这段判词,显示出欧阳修对范仲淹的推重与赏识。正直之人反遭贬黜,刚直本性不得伸展,这已使有识者愤恨不已;而小人者如高司谏之流,却要翻白为黑,落井下石,推波助澜,助纣为虐,岂不更令人激愤不平?欧阳修以人之常情来推断,庸人惜身自保,无可厚非;但卑鄙如高司谏者,却要“昂然自得,了无愧畏”,诋毁贤能,以其为己能,那就是“君子之贼”了。在事理对比中,人格与品节的高下、尊卑,道义与情感的价值评判,真实与虚假的对比取向,都已昭然若揭、历历分明。欧阳修以如椽巨笔,活画出高司谏媚骨十足、颠倒黑白的丑态和贼貌。 课文是如何论述说理的? 提示 (1)层层说理的论证方法。作者先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叙事,虚写高司谏正直秉性,却以实写来揭穿其虚伪本性,前后文顿显跌宕之姿,行文灵活多变;后以横向对比凸显范文正与高司谏人格的高下,比较中杂有浓浓的批判精神;最后层层剥茧,依情循理,对高若讷的丑陋与卑劣行径予以痛击,从而使说理呈现出睿智锋利的光芒,真正收到了有的放矢、针针见血的论证效果。 (2)将道理条分缕析,于细微处见出奇崛笔力。作者依理说事,直言范仲淹正直的操守与超群的才具,并以此来反责高司谏:倘使范仲淹能力不及,品节不当,却能在朝为官多年,你身为朝廷谏官,岂不有失职之实?而当其为皇帝“骤用”之际并无谏讽之语,一旦官事颓败,却又刻意逐贤,不正是谄媚权贵以自保、诋毁贤人以自高吗?欧阳修义正词严,理据充分,透辟深邃,极尽论说家义理、考据风范,让人无可遁形,真相毕露。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结合课后的几段短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提示 本文充分显现了欧阳修嫉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从安道、海瑞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可贵的精神。尽管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帝王的统治,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古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1.文本审美 (1)从语言风格上讲,欧阳修褒贬分明,直言不讳,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情感毫无遮拦地加以表述,情愤激越,体现了一代文豪不存芥蒂的畅达胸怀和硬朗豪迈的气节风骨。 (2)层层说理,条分缕析地讲述道理。 (3)运用对比,突出人格的高下,评判道义与情感,揭露真实与虚伪。 2.写作迁移 【角度】 《与高司谏书》体现了欧阳修嫉恶如仇、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和胸怀胆识。他为范仲淹被贬鸣不平,对高若讷出于一己之私利、颠倒是非、逢迎权贵的行为怒不可遏,体现了他“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强烈的正义感。请同学们联系历史,以“正义”为话题写一篇短文,注意爱憎情感要分明。 【示例 】 是谁将有血肉之躯的人抛入大海?是谁将爱的火焰用刺骨冰冷的水浇灭?历史的长卷告诉我:是那些利令智昏的人们,那些冷酷残暴的人们。是谁将侵略者驱逐出外?是谁最终用爱的激情融化了冰冷的世界?岁月的足迹告诉我:是那些正义的人们,那些充满爱心仁慈的人们。 感谢正义,让好人好报,让世界和平。我们讴歌正义,景仰正义者。一批批正义的人们去了,留下的又是一代代热爱正义崇尚正义的人。我们怎能不欢呼雀跃并开怀歌唱?因为正义的力量带给了人类美的曙光。 今天,当我重新翻开课本,我又一次被那些英雄们折服。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拯救了民族,他们是正义力量的化身。他们是高尚的,因为正义使他们充满激情和爱的魅力,充满对人类对明天的渴望。这就是那时的天堂,充满正义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