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的艺术本质探析-温州律师网
法律的艺术本质探析
浙江高品律师事务所 朱祖飞律师
【摘要】正义是否可以认识?法律的正义何在?本文从康德哲学的角度进行追问,得出法律本体已经超过人类的知性原理的应用,不可认识。当代法治是建立在超验的信仰基础之上,法律是人类内心正义感的表达和模仿,属于打扮正义的工具,与艺术本质无异。个案正义应成为法律的首要价值,法条逻辑性相对次要,恶法非法。
【关键词】法律正义 法律本体 正义的艺术 个案正义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于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洞穴奇案” 的假想公案。这一著名的公案成了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法官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十四位虚拟法官观点各异,这些不同观点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洞穴奇案”简介:
在纽卡斯国,有五个探险队员上山探险,但是在探险的过程中因山崩被困在山洞里面。五人受困后,有一支营救队伍去营救。在营救的过程中又发生山崩造成了十名营救人员死亡。在被困的第20天,营救人员与受困的五人取得无线电联络,告知这五人至少还要10天才能成功营救。同时,有医生很遗憾地告诉他们,根据他们所带的食物数量,他们没办法活过10天。这五人提出,如果他们吃掉其中一个受困人员,能否再活10天。医生给予肯定答复。这五人又提出,通过抽签决定吃掉其中一个是否可行。外面的营救专家都不敢回答,一致沉默。在第23天的时候,他们开始抽签。然而在抽签的时候,最开始提议抽签的人又不同意抽签了。其他四个人决定按照原计划抽签,不幸的是那个提议抽签的人被抽中,四人就把他给吃了。到了第35天的时候,这四个人获救。获救了以后,得知其中一个被吃掉,大家就讨论这四个人是否有罪。陪审团作特别裁决,法官裁决罪名成立。这四个人上诉至上诉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有五名法官。特鲁派尼法官的观点很明确,这四个人把人吃了,根据法条规定为故意杀人罪,应该维持原判,但考虑本案特殊情况,他另向首席行政长官请愿,请求将刑罚减至6个月监禁。第二位法官福斯特认为是无罪。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人被困在山洞里,跟外界失去联系,已经恢复一种自然状态。因现有法律适用于文明社会,这种自然状态不能适用现在的法律,所以他认为应该遵循法律的自然状态,这种行为在自然状态下应该是没有罪的。第三个法官唐丁认为法律明确规定有罪。但是他内心很纠结,于是决定弃权不参与投票。第四个法官是基恩,基恩是法律实证主义者,认为应当依法判处死刑。最后一个是汉迪法官,他是法律现实主义,需要考虑民意,这个案子报纸已经做了调查,90%的民众认为应该原谅这四个人。所以汉迪也认为他们是无罪的。结果五个法官中,两个维持原判,两个撤销原判,一个弃权。未形成多数意见,维持原判,这四个人最终被执行死刑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洞穴奇案”类似的案件就曾在英国发生过。
问题的形成:法律有无唯一正确的答案?
从“洞穴奇案”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可以讲出理由,并且都能够自圆其说,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有些认为有罪,有些认为无罪,有些弃权。法律无法得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在本案中,如果多一个法官,投票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多一个法官是自然法学派的,可能结果就是无罪;多一个法官是实证主义者,可能结果就是执行死刑。在无罪跟死刑之间,就只是一票之差。
法律本体何在
(一)法典局限性剖析
依照法典的体系,法律应当得出一个唯一的结论。法官就像机器人,输入事实,输入法条,就能得出一个唯一正确的判决。为什么概念法学会失败?如《德国民法典》颁布以后,就实实在在的挫败了。一般理论认为法律具有滞后性,而生活是生动的。这样解释概念法学的失败,笔者认为是不透彻的。这完全可以从概念法学本身的不足,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但须从康德哲学的说起。
在康德批判哲学之前,英国的经验派和欧洲大陆的唯理派,发生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唯理派认为,世界都是由客观规律支配的,客观规律来自上帝。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在上帝在”就是明证。到了牛顿物理学产生的时候,哲学家试图用数学或物理的方式计算一切问题,说明一切问题。世界有规律,整个世界就按照规律进行的,冥冥之中充满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就像中国传统的命运学一样,出生就决定了一切,一切都是规律在背后指使着人们的行动。这就是理性派当时的主张。理性派的莱布尼茨、笛卡尔都是数学家,他们喜欢用数学的方式来计算一切的活动,包括地球、宇宙和人类。这样一来,就出现人的尊严危机,一切都是客观规律在支配着,人还有什么尊严?杀人是命中注定的,人们就没有理由谴责杀人犯,他是完成客观规律的一项任务。所以人就没有尊严、没有自由了。后来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