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创业-为人读报月收1万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本创业-为人读报月收1万元

小本创业-为人读报月收1万元   你肯定不相信这是真的:没文化的人谁愿意看报;有文化的谁不会自己看报?帮人读报能够赚钱,真是天方夜谭!然而,在广州,真有这样一个打工妹,开创了为人读报的新新职业,而且生意很火爆。她是怎么做的呢?   惊喜:在读报中获得人生转机   叶新华是四川省盐亭县富驿镇人。2000年高考,18岁的她虽以570分的高分考上四川师范大学,但由于家里穷而没有读成。最后村主任动了恻隐之心,让她在村小学当代课老师,每月工资350元,年终一并结账。   叶新华只在这个岗位干了两年。第一年年底,她所挣的工资都被村委会抵了她家欠了5年之久的提留款。第二年年底,村里没钱,她只领到了一张白条。无奈,她只好南下广州打工。按理,她有高中文化,在广州找份普通工作是不难的。但她在不到一年时间,却接连被炒鱿鱼——不是她的心气太高,而是别人嫌她手脚慢!   2002年11月的一天,叶新华又一次被炒了,心情十分沉重。一个老乡说她不是打工的料,干脆回家务农算了。这话刺伤了叶新华的自尊心,她说,我就是给人当保姆,也绝不空着手回家。   第二天,叶新华就真的去了一家家政公司应聘,居然成功了。雇主姓杨,住在海珠区新港路的一个小区里,包吃包住,每月500元。雇主夫妇都是生意人,家中有个60多岁的老母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把杨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深得杨氏夫妇的赞赏。   但是,有一点让叶新华深感不安:杨老太太成天板着脸儿,对她的态度十分冷淡。一个多月来,从未对她说过一句话。杨先生跟她解释说:“我妈就是这样,对我们都不大搭理哩。以前,她不是这样的,只是5年前阿爸车祸去世了,她就变得孤僻起来,身体也差了,视力不行了,走一步路都要人扶,更不要说出门了。”   叶新华还注意到,杨老太卧室里的窗帘总是遮得严严实实的。有一次,叶新华想打开窗户让她透透气,却遭到她的断喝。叶新华每次擦她的书柜时,她也要吆喝一声:“不要动我的报纸!”原来,杨老先生生前是一家故事报的编辑,凡老先生编辑的文章,杨老太都把它收藏起来。可见,她对老伴的感情是刻骨铭心的。   叶新华决定想办法跟老太太沟通。一天吃过早饭后,她帮杨老太背靠在床头后,就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说:“奶奶,我给您讲个故事吧。”   杨老太没吱声。叶新华就讲了起来:“从前,有一只老虎,它什么都不怕,就怕屋漏。”刚讲到这里,杨老太忽然说话了:“我知道,这是《老虎怕屋漏》的故事,你在哪里看到的?”   从那以后,每天中午,叶新华都要花两个小时给杨老太读报。杨老太的心情从此变得开朗起来,常常跟她唠嗑。一天,她对儿子说,这读报是叶新华份外的事,给她加点工资吧!杨先生见母亲高兴,也很欣慰,大方地把叶新华的工资涨到了700元。   杨老太的气色也好了,叶新华就用轮车把她推到小区的公园里去晒太阳,坐在凉亭里为她读报。杨老太以前的一些玩伴,见她走出了封闭5年之久的小屋,十分惊奇,都跑来问个究竟。杨老太拉着叶新华的手,说:“多亏了这孩子,是她给我读报,让我重新见到了生活中的阳光啊!”“哟,有这么神的事儿?”老人们惊奇不已,此后,每当叶新华把杨老太推到凉亭,这些老人也陆陆续续地赶来,围成一圈儿,一起听叶新华读报……   转眼到了xx年春节,天气变得阴冷了起来。杨老太无法出门,叶新华就坐在家里为她读报。这么一来,那些老人耐不住寂寞了,纷纷打电话过来询问。杨老太说:“你们的眼睛好使,没事就看电视嘛!”他们说:“你说现在的电视节目有几个适合我们看的?真是的!”杨老太只好说,那就到我这边来听小叶读报吧。   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久了老人们就感到不自在了,就向杨老太提出要借用叶新华,他们按时间给工钱。杨老太同意了,对叶新华说:“去吧,孩子,这些老人也挺可怜的,你去给他们读读报,也可多挣一些钱……”   探索:要玩就要玩出新花样   此后,叶新华每天都要抽4个小时出去给老人们读报。提到收钱,叶新华还真不好意思,让他们随便给点。老人们都好像商量好了似的,每小时给8元。第一天读4小时回来后,她把这32元交给杨先生,并说:“我在你们家打工,耽搁了你们家的工作,这笔钱自然是你们的。”杨先生不肯要,还颇为感慨地说:“我家请了多少个保姆,从没遇到像你这么忠厚的。厚道人,天不欺。”   这么过了一个多月后,要求借叶新华读报的老人越来越多,她每天读4个小时显然不够用了。杨先生提醒她说:“我想,你不应该给我们家当保姆了,干脆去给人读报算了。你想想看,这里面有多大的市场啊!”   叶新华一听茅塞顿开:对啊,在广州这样的大都市里,有多少视力减退或卧病在床的老人需要这种服务啊!他们出门锻炼,腿脚不便;子女上班,儿孙上学,无人陪伴;电视节目也没有多少适合他们观看的。他们留守在家,多么需要有人去驱散寂寞啊!就按每小时8元钱计算,一天8小时,也能挣64元,这可比在工厂里打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