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本财富-十年烧烤支起一个家
小本财富:十年烧烤支起一个家
寒冬的天黑得比较早。晚上六点过后,重庆已是处处华灯初放、霓虹点点,忙碌一天的人们此时正成群结队地往家赶。在江北观音桥小苑车站附近的弯道上,一条支路从拐弯处直挺挺地伸出,一直通向里面的居民区,于是,两条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丫”字形。屈小华的烧烤摊便摆在这两条路的交汇点上。
这个位置,对于摆烧烤摊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所在。江北最热闹的不夜城广场与之仅一路之隔,百米外的正前方,便是江北最繁华的商业区,而马路另一端则是小苑一带的居民区。这里人流密匝,所以烧烤摊贩们都纷纷把自己的烧烤车推到这里来招徕顾客。屈小华告诉记者,今天有一家没摆出来,平时这里一共是七家烧烤摊。
当屈小华得知我是记者后,她开玩笑对我说,每次记者一来,她的烧烤摊就遭殃,头天晚上记者一拍照,第二天城管就拿着报纸来找她收罚金。当我表明来意后,屈小华没有了先前的担忧,便热情地和我聊了起来,她是个心直口快且善于言谈的人。
屈小华1970年出生在四川南充的一个穷山沟里,童年的她遭遇了很多不幸。在她才满三个月的时候,母亲便一场重病撒手人寰;还未到三岁,父亲也相继谢世,之后,便是三个年长的哥哥把屈小华拉扯大,那时农村经济异常困窘,小华几兄妹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然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轻的小华在家里非常懂事、勤快、能吃苦耐劳。
1991年,屈小华和邻村的一个退伍军人结婚,次年生下了现在重庆读初一的儿子。丈夫家里兄弟三人,屈小华的丈夫是老大,婚后没多久,他们便分家了。屈小华刚嫁过去的时候还没分到土地,靠着丈夫的不到一亩田,任凭夫妇俩如何勤劳苦挣,一年收获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吃,没有办法,屈小华夫妇俩商议,决定将儿子交由公婆带养,他们则远赴重庆,发誓要在这里打拼出一片天空。那是1994年的事。
到了重庆后,屈小华做起了贩卖瓜子花生的挑挑生意。先到市场上批发一些瓜子花生回来,自己挑着走街串巷地卖,一斤瓜子花生能赚5毛钱。因为利润薄且每天能卖出去的很少,辛苦几个月下来,没赚到钱。后来,屈小华听人说起卖烧烤赚钱,便决定改行摆烧烤卖。可是,她从来没做过这个行当,又不会技术,怎么办呢?屈小华先是学着别人到市场上去买回各种菜品,让丈夫花了几十块钱用木条加钉子做了一个烧烤架,然后就把自己的烧烤摊摆在那些生意好的烧烤摊旁边,不为能卖出多少,只是为了“看”别人卖。看别人的菜品制作及摆放,看别人如何烤,看别人加佐料的顺序,看别人如何掌控火候等等。屈小华就这样坚持,一“看”就是几个月。因为同行之间存在竞争,问别人技术别人是不会说的,要学到真正的烧烤技术,屈小华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看”。
当然,每天晚上收工的时候,看到旁边的摊主大把大把地在数钱,自己的钱袋里却空空如也,屈小华又怎能不心寒呢?都是耗费同样的工夫,别人的收获和自己的相比却天壤之别,为什么呢?技术不好,没人买她的烧烤吃。想到这些,屈小华咬咬牙,又愈发坚定了“看”的决心,继续“看”下去。
就这样,一天都没休息,屈小华“看”了大半年后,时间已经是1995年春节后了。此时,屈小华烧烤摊旁边围着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生意开始越来越好,每天准备的菜品都基本上能买完。一天晚上,入夜没多久,事先准备的菜品很快就卖完了,屈小华回家把钱数了数,竟足足有一百多元。看着这些钱,屈小华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终于熬出头了!自己的烧烤技术终于被顾客接受了!先前多少的委屈、煎熬,多少个起早贪黑,多少回忍着痛把卖不出去的变质原料菜眼睁睁地倒掉,现在,所有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了。该是收获的时候了。
从那以后,屈小华的烧烤口味越来越好,加上菜品新鲜,分量足,屈小华又热情周到、为人爽快耿直,前来屈小华的烧烤摊前排队购买的食客越来越多,这也给屈小华带来了不错的收入。摆烧烤摊几年,虽然风里来雨里去,屈小华夫妻俩还是积攒了一笔钱。后来,丈夫用这些钱买了一辆长安面包车,跑起了运输生意。屈小华还是卖她的烧烤,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摆烧烤摊毕竟是小本生意,没有一个固定的营业场所,刮风下雨了连个遮蔽的东西都没有,苦啊!除此外,还得被城管们赶着四处躲藏。屈小华告诉我,有一次,当她正在给围着的一群顾客烤烧烤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人在低声地喊:“来了!来了!”,屈小华想都没想,端起滚烫的烧烤架就拼命冲向旁边的一幢居民楼,一口气跑到了二楼,才躲过了一劫。要是平时,单烧烤架就好几十斤,加上菜品,还有熊熊燃烧的炭火,别说搬走,就是挪一下也都费力,可是,这一次,屈小华却一口气把它端到了二楼,真是难以想象啊!到了二楼,等城管走远了,屈小华瘫软地扔下还在紧紧抓在手里的烧烤架,摆放在上面是菜品撒了一地,看着这些,屈小华的眼泪滴答滴答地滚落下来,溅在烧得正旺的火焰上,发出噗哧噗哧的声音......
然而,对于他们这些摊贩经营者,被城管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