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志愿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招募实践和体会
植 树 漂 流 体 会 深圳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1998年,宣传招募市民成为捐血者,实现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需要; 第二阶段1999—2000年,通过保留召回和优质服务,提高定期捐血者比例,保障血源的安全稳定; 第三阶段从2001年开始,我们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将定期捐血者培训成为定期机采者和招募者。 体 会 ------五点体会 一、做好志愿无偿献血工作是机采招募成功的根本; 二、成立机采志愿者服务分队是机采招募成功的关键; 三、团结和谐的从业团队是机采招募成功的保证; 四、红会参与、媒介公益宣传是机采招募成功的推动力; 五、“关爱、奉献”的深圳人文精神是机采招募成功的基 础。 做好志愿无偿献血工作是机采招募成功的根本 成立机采志愿者服务分队 是机采招募成功的关键 2007年,志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共有2638人,其中志工916人捐献,占34.7%;916人捐献5156袋,占全年的67.5%,人均5.6袋。 团结和谐的从业团队是机采招募成功的保证 中心员工113人 退休员工9人 捐血人122 献血841次 共48.64万ml 人均献血6.9次 人均献血量3987ml 全部员工均为志工 志愿服务时间57248h 人均义工时间470.7h 党员40人,占35.4% 团员11人,占10% 高级职称32人, 中级职称25人, 中高级占50% 团结和谐的从业团队是机采招募成功的保证 中心员工在捐献成份血 中心双职工李伟华家庭被评为深圳市最具爱心家庭 中心员工利用休息时间到捐血点服务 红会参与、媒介公益宣传是机采招募成功的推动力 媒介公益宣传 社会各界热情关注 红会参与、推动 “关爱、奉献”的深圳人文精神是机采招募成功的基础 人道 关爱 感恩 奉献 捐献造血 干细胞 无偿献血 捐献成份血 其他关爱行动 “关爱、奉献”的深圳人文精神是机采招募成功的基础 深圳关爱行动已举办五届。口号是“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五年来,组织了5000多项活动,千万人次参加,募集3亿多元,无数困难的人得到关怀。 关爱与奉献已经成为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一大显著特质。城市的关爱与奉献氛围越来越浓郁。无偿献血是深圳关爱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爱、奉献”的深圳人文精神是机采招募成功的基础 2007年十大最具爱心家庭---陈小青家庭 18岁成年礼与妈妈一起来献血 小情侣结伴前来机采 结 语 志愿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招募工作像志愿无偿献血工作一样需要一个艰辛过程。 志愿服务工作是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方向,更是志愿无偿机采血小板工作成败的关键。 只要工作方向是正确的,工作理念是先进的,工作方法是得力的,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志愿无偿机采血小板的工作目标一定会实现。 缤纷跳跃的深圳夜空 THE END Thanks! 输血医学以医学遗传学、血液免疫学、生理学、传染病学、移植生物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研究血液各成分离体后的变化和保存方法,研究、开发与应用血液制品和血液代用品。 如:输血手段治疗急性失血性休克,必须熟悉其病理生理变化,如果立即输血,Hb虽然有所提高,但细胞外液显著丢失,会导致极高的死亡率 1908年的一个深夜,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的法国人喀雷尔博士家门口,站着三个脸色苍白的男人。他们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兰伯特博士和他的两个弟弟。兰伯特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前几天孩子的鼻子和口腔一直渗血。如果没人给她输血,那必死无疑。因为兰伯特一直跟喀雷尔开展在实验动物身上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工作,所以他相信喀雷尔有办法救他的女儿。到了兰伯特的住处,他看到这个小女孩昏迷不醒,脸色白得象纸一样。喀雷尔将她固定在铁板上并放在餐桌上,随后问谁愿意献血。他对兰伯特说: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手术,供血者可能因此完全丧失手的功能。但父母及两位伯父都不为所动,争着为孩子献血。最后选择孩子的父亲。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喀雷尔用解剖刀划开皮肤,剪断一层发亮的粉红色软组织,然后露出里面那根火柴棍一样的纤细的小静脉。他在兰伯特的左手腕上暴露出一要动脉,试图用他的三点式血管吻合技术把父亲的动脉缝合到小女孩身上。经过几次失败,终于将他们两个的血脉联系在一起。一开始,小女孩的脸色依旧像死人一样苍白,然后慢慢地嘴唇开始变成了红色,再后,这种鲜艳的红色开始遍布全身。接着小孩大声地哭了起来。兰伯特的弟弟心急火燎地说:赶紧把血管分开,否则孩子的血管会爆裂的。若干天后,难掩激动之情的母亲给洛克菲勒写了一封信,说:非常感谢洛克菲勒,若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