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处置要点(孙向东)课件
⑴ 深部(系统性)真菌病患者。 ⑵ 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或其它抗真菌药治疗无效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隐球菌性或其它真菌)、腹腔、肺部、尿路等真菌感染患者。 ⑶ 因肾功能不全或药物毒性不能使用有效剂量AmB的患者! 但仍需注意毒性! 脂质体(L-AmB)适应症 含脂二性霉素B制剂的推荐剂量 二性毒素B含脂复合体(Abelcet, ABLC) 5 mg/kg/day 二性霉素B硫酸胆甾醇酯(Amphotec, ABCD) 3-4 mg/kg/day 二性霉素B脂质体(AmBisome, L-AmB) 3-5 mg/kg/day 常用抗真菌药物-第1代三唑类 安全性好,对大多数念珠菌有效,特别是白念最好 对隐球菌很好 克柔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呈剂量依赖性 对曲霉菌无效 对未采用唑类药物预防、无曲菌病的症状和体征且属发生曲菌病的低危患者,氟康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氟 康 唑 氟康唑解释标准和相应的最小抑菌浓度(CLSI ) ≥64 ≤14 耐药(R) 16~32 15-18 剂量依赖敏感 (SDD) ≤8 ≥19 敏感(S) MIC(ug/ml) 抑菌环直径 (mm) S=Susceptible SDD=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 R=Resistant 多数念珠菌对氟康唑仍保持高度敏感 * 除两性霉素B,敏感性测定均依据NCCLS M27-A方法;两性霉素B的数据也包括使用改良的M27-A方法。S:敏感;S-DD:剂量依赖性敏感;I:中度耐药;R:耐药。 ? 根据最新血流分离株调查结果,10%-15%的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46%-53%光滑念珠菌分离株和31%克柔念珠菌分离株对伊曲康唑耐药。 综合体外[和体内资料,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分离株中大部分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下降。 念珠菌对氟康唑等临床常用抗真菌药敏感性*比较5 5.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4 Jan 15;38(2):161-189 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MIC×50=要求的日剂量 4μg/ml S 200 mg/d 4-8μg/ml S 200~400 mg/d 8-16μg/ml I 400~800 mg/d 16-32μg/ml R > 800 mg/d Hopenthal et al, Diagn Microb Infect Dis, 2004, 48:153-160 MIC 药敏表型 剂量 氟康唑耐药性的变迁( 1997~2005 ) Pfaller. J Clin Microbiol 2007 抗菌谱实用:对白色、热带、近平滑念珠菌最好; 对隐球菌很好; 对光滑念珠菌剂量依赖; 对克柔耐药、对曲菌无效。 可穿透血脑屏障,可透入眼球。 半衰期长:30小时左右,每日用药一次。 口服、静脉用药,效价相同。 为预防和治疗敏感念珠菌感染的一线用药 氟康唑特点 2007 年浙医二院临床常见真菌耐药性分析(%) 系统性念珠菌病:400mg/day 严重者:800mg/day 隐球菌性脑膜炎:开始800mg/day,后400mg/day。 >8周。 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预防使用,50-150mg/day。 严重感染者:与两性霉素B、5-FC联合应用。 治疗剂量小于400mg/day效果不好。 氟康唑剂量 氟康唑不同剂量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疗效对照研究结果(n=60) 百分比(%) (n=30) (n=30) Wolfgang G et al. J Infect 1993;26:133-146 20% 高剂量氟康唑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佳 常用抗真菌药物-第1代三唑类 抗菌谱广,对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牙生菌和曲霉等均有效 有胶囊、口服液和注射液等三种剂型,可序贯治疗,胶囊吸收差,口服液以羟丙基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课件.ppt
- 丹毒课件_1.ppt
- 为什么烧伤病人最容易伤口化脓和感染课件.ppt
- 丹毒(急性网状淋巴管炎)课件_1.ppt
- 主动脉瓣狭窄(AS)课件.ppt
- 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课件_1.ppt
- 主题认识妥瑞氏症课件.ppt
- 主动脉瓣病 主动脉瓣狭窄课件_1.ppt
- 乙型肝炎医学常识课件.ppt
- 主动脉瓣狭窄的术后护理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