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课件_1
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小梅 我国开展小儿射频消融概况(截止至2000年10月) 全国已有250家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手术; 总计完成约45,000例; 儿科医师总计完成小儿射频消融术约450例。 我国开展小儿射频消融概况 由儿科医师完成射频消融手术 目前仅3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320 例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144 例 上海市儿童医院 9 例 我国开展小儿射频消融年龄 由儿科医师完成射频消融手术患儿年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4月 ~ 16岁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3.5岁 ~ 15岁 上海市儿童医院 8岁 ~ 14岁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特点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交界折返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与先心病先天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先心病术后获得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特点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约60%); 1岁内为心动过速发病高峰,常呈“无休止性”。1岁后SVT自然消失率约为60-90% ,约1/3在以后,尤其在4-6岁年龄段会再发作; 典型显性预激多见于右侧房室旁路; 左侧旁路多为不完全或隐匿性预激。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特点 房室交界折返性心动过速 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第二常见的类型(16~20%); AVJRT心动过速出现的高峰时期在10~20岁,明显晚于AVRT; 在我院350例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中,AVJRT的最小起病年龄为3.5岁。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特点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好发于青少年。我院射频消融31例小儿IVT,平均年龄7.8岁,最小年龄2岁; 心室率多在150~240bpm; 呈窄QRS波,QRS时限多≤0.12s; 常伴有室房分离; 激动起源点最多见于左室中后间隔,其次为右室流出道。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同时患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于下述二种情况: 先天相关,如WPW综合征; 外科手术获得性相关,尤其心房修补术后。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特点 与先心病先天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与先心病先天性相关并不少见。有作者报道 WPW综合征病人从出生开始随访,20%-37%联合有先心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Ebstein 畸形。 在三尖瓣异常的 Ebstein 畸形病人中,26%合并房室旁道,旁道多位于右侧,而且常见多旁道。 其它有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脱垂、三尖瓣闭锁和纠正性大血管转位等。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特点 先心病手术获得性心动过速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先心病术后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常见畸形的修补术如法洛四联症及大动脉转位等早已成为了常规手术;Fontan手术使那些功能性单心室的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术后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人们更关心的是术后远期的并发症。特别是术后晚期心律失常,猝死及二者的关系。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特点 先心病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 过缓性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阻滞 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法洛四联症 房扑——ASD、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后,Mustard、Senning手术等 法四术后猝死 法四术后室性心动过速 法四术后室性心动过速 病因 心室切口处、室间隔和右室流出道的纤维化组织成为导致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 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高危因素 持续性右心室高压; 心室功能受损; 多次手术的病人。 Mustard或Senning术后心律失常和猝死 Fontan术后房扑2:1下传 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腺苷阻断 AVN传导 外科手术获得性房性心律失常 为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常归类于房扑,亦称“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是多种类型先心病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无效,是导致术后晚期发病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同为心房内折返,由于心房切口所致折返所经峡部位置有所变异,使用常规的普通房扑标测方法标测非常困难,很难找到折返环的确切位置,或不能找到关键薄弱部位。 外科手术获得性房性心律失常 诱发IART的因素较为复杂,可能有: 心房切口瘢痕,长缝合伤口或心包炎; 心腔扩张和压力增高,导致心房壁张力增大; 伴随潜在先天损害的心房结构异常; 心脏传导系统损伤,窦房结功能不良伴心动过缓。 先心病术后“切口”折返性心动过速 A.心脏结构正 常的房扑 B.VSD修补术 后IART C.TOF 术后IART D.E.F. Fontan 术后IART “切口”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靶点 先心病术后窦房结功能不良导致房扑 小儿射频消融适应症 I类适应症 无休止性心动过速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