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汗症微创外科治疗新进展课件
手汗症微创外科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 福建医科大学手汗症研究室 涂远荣 国际上有关手汗症微创治疗的大宗报道 中东:埃及、沙特 欧洲:奥地利、瑞典、荷兰、丹麦、英国 美洲:美国、巴西 亚洲:韩国、台湾 所以手汗症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开展微创治疗很有实用价值和临床研究价值 关于发病情况及数据 以色列Adar报道 0.6~1% 台湾高明见报道 3‰ 美国Strutton报道 2.8% 我们报道 4.6% 首发症状在16岁以前 有家族史者占15.3% Tu YR, Li X, Lin M, et al.Epidermiological survey of primary palmar hyperhidrosis in adolescent in Fuzhou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7,31(4):737-739. 手汗症的遗传倾向及致病基因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数据库中(/owim) 认为手汗症是一种明显的遗传性疾病 目前文献报道中,一般具有家族史的患者达到15~35% 遗传方式尚不清楚,有的文献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可能性较大 我们最近通过家系遗传方式分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可能性较大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43(2):156-158 值得一提的是,另有两种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即长QT综合征以及肢端红痛症均找到了致病基因,而目前关于手汗症的致病基因研究仅见日本学者通过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认为致病基因可能定位于14q11.2-q13之间 交感神经支配汗腺、心脏和血管,因此,这三种疾病之间是否有联系,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手汗症的发病机理 人体出汗分为两种形式 ①体温调节性出汗:如炎热环境下的出汗以头面部为主 ②情感性出汗:如紧张、焦虑的情况下的出汗部位为掌心、足底为主 前者由下丘脑调节。后者由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基底节等部位共同参与调节 手汗症? 开展基础研究很有实际意义 手汗症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亢奋 发病机制:全身、局部 全身机制: 我们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手汗症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的情况,发现在交感神经切断术后基底节的血流灌注有减少的现象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9,26(4):489-490 局部机制 胸交感神经节超微结构研究发现: A 有髓节前神经纤维数目增多 B 有髓节前神经髓鞘明显增厚 BDNF 表达产物为 235bp , 内参 β-actin 产物为 118bp A、手汗症患者;B、非手汗症患者;C、阴性对照 胸交感神经节功能研究发现 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表达增强 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增强 微创手术治疗 图:术式 时间:2001年1月-2009年3月 例数:826例 有效率:近100% 满意度98% 复发:中度2例(术后6-8个月) 1例右侧,再次手术切断T2治愈 1例左侧观察至今未加重 组别 切断水平 例数 代偿性多汗(例) 轻 中 重 T2 6 1 0 0 A组 T2-4 207 36 18 4 59(28.0%) T3 203 15 6 0 T3-4 134 18 8 0 B组 50(13.4%) T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