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有到无从物体到情境.doc
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
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
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
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
PAGE 16
PAGE 15
從物體到情境:
由戰後西方雕塑空間觀的演變談中國傳統的再創
莊育振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摘要:
當代藝術自二十世紀的八零年代末及九零年代以後,掀起了一陣「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風潮。這股藝壇風潮直接影響到當代藝術創作與評論的焦點,從以往重形式與表現的觀點轉向作品內涵中文化脈絡(cultural context)的探討。 本文試圖從藝術創作者的角度來探討中國當代藝術中被多數藝術家所忽視的傳統思維與文化內涵。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園林與空間美學在十八世紀對英國自然風景園林(English Landscape Garden)及「如畫美學」(the Picturesque)曾經產生過劃時代的影響,此一空間美學又在二十世紀的六零與七零年代透過美國「地景藝術」(Land Art)再度被重新詮釋並表現在藝術創作之中。 此外,在戰後時期又逢另一波東方思潮熱,以道學、禪學為主的東方美學觀點在此一時期被有系統的轉譯與詮釋到北美洲,並大量的為藝術創作者所吸收。 以上這兩股思潮合流的力量直接刺激了西方戰後藝術的空間思維,注入新血的戰後藝術由「物體」(object)為中心,轉變到以「物體情境」(objecthood)為中心的創作方向,換而言之,藝術欣賞的焦點由作品本身轉移到以觀眾身體經驗的「情境」為主體。 此一走向與中國傳統的「情境」空間觀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創作表現上也有與傳統中國園林藝術有東西相呼應之處。 在本文中,筆者試著針對戰後西方雕塑空間觀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空間美學」作一分析,希望能藉著中國空間觀在西方藝術史上的重新詮釋,提供一個中國傳統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再造的新方向。
關鍵詞: Multiculturalism , objecthood, the Picturesque, Land Art.
一、前言:多元文化浪潮下中國當代藝術的兩難
自二十世紀的八零年代末與九零年代起,「多元文化主義」的概念開始廣泛的在當代藝術創作領域中受到重視,非西方主流藝術家及第三世界藝術觀點紛紛隨著這股浪潮浮上國際舞台。 以英國印度裔的雕塑家
以英國印度裔的雕塑家Anish Kapoor 為例,他在1990年代表英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於1991年贏得英國年度當代藝術指標的透納獎(Turner prize)。Anish Kapoor的作品特色在於利用印度傳統文化中的色彩、材質及哲學思維作為創作的背景,尤其以「空」的哲學運用在雕塑創作中見長。除了Anish Kapoor之外,歷年來的透納獎提名名單也多見日本人、泰國人與其他非西歐背景藝術創作者。
在多元文化浪潮的推波助瀾下,長久以來被摒除於西方主流藝術史之外的東亞藝術家也在此一跨文化風潮下紛紛嶄露頭角,尤其是仍帶著一絲神秘色彩與深厚文化背景的中國當代藝術首當其衝,成為多元文化藝術中的代表圖騰,深受西方策展人與收藏家的鍾愛。 具體的例證可由九零年代威尼斯雙年展相繼出現的中國、台灣、香港展館而得知中國當代藝術受重視的狀況, 1993年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中第一次設有「中國展場」,兩年後的第46屆雙年展「台灣館」首次設立,2001年第49屆雙年展「香港」首次設館。
1993年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中第一次設有「中國展場」,兩年後的第46屆雙年展「台灣館」首次設立,2001年第49屆雙年展「香港」首次設館。
綜觀九零年代中國當代藝術所涵蓋的媒體與形式,大多數中國藝術家在表現手法上還是走著運用西方邏輯與藝術語言來販賣中國傳統的策略。 風水、易經、太極與中國文字等浮面印象不斷的被運用在當代藝術創作中,以彰顯與西方主流藝術不同的異質文化,進而博得國際上收藏家與商業市場的歡心。然而,真正針對中國哲學傳統來創作發揮的藝術家尚不多見,就如同藝評家高明潞針對九零年當代中國藝術所指出的:「沒有任何一位藝術家得以跳脫出(中國)過渡經濟中的商業潮流,當下的藝壇被一種商業成功的關切所主導,甚至其他大部分藝術上的批評原則都被忽視了。」 Gao Minglu,
Gao Minglu,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21.
藝術家在此種利用「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作為進軍當代藝壇的「策略」之下,免不了產生了一種矛盾與危機感。 一方面中國當代藝術家要思考如何運用「中國文化傳統」做為他們的身份認同策略以晉升世界舞台,另一方面則又要極力的擺脫「中國文化傳統」以掙脫傳統創作方式的束縛,「中國文化傳統」成為當代中國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MIKE21概述.docx VIP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课件).pptx
- 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核.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水族世界行业调研报告解数咨询1016mb.pptx VIP
- 冷库灭火和应急疏散救援预案.docx VIP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0).MIKE21API接口应用.docx VIP
-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docx VIP
- 酒店前台交接班记录表完整优秀版.docx VIP
- 一种小干扰RNA及其应用专利CN118516357A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