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家长康复资料)聋家庭康复教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聋儿家长康复资料)聋家庭康复教材

引子 有志者事竟成 很多年以前,人们把聋与弱智混为一谈。 后来,大家逐渐认识到,聋孩子并不傻,但依然认为他们学不会说话。 所谓“十聋九哑”说的正是这个问题。 聋孩子真的不会说话吗?他们真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正常地学习、工作与生活吗? 一位母亲和她的聋孩子走过的道路 有心的观众会记得,电视节目“正大综艺”曾邀请过一位母亲和她的聋孩子。 母亲叫万选蓉,孩子叫梁小昆。 小昆1岁前体弱多病,因为注射了链霉素而导致严重耳聋。 当时,医生们对于小昆的耳聋束手无策,身为母亲的万选蓉更是深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精神几乎崩溃了。 在四处求治却又一无所获的时候,这位不幸的母亲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多年后她说:“是美国盲聋学者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了我,使我看到了希望。我下决心勇敢地承受这一切,顽强地去迎接命运的挑战,执著地去追求、去奋斗,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让我的孩子成为海伦·凯勒式的人。” 在这种精神支持下,万选蓉以母亲特有的毅力开始了奋争。几年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出路——聋儿康复。 小昆2岁时戴上了助听器,开始接受艰苦、漫长的语言康复训练。聋孩子学说话不易,加上那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万选蓉所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 她回忆说:“我每天让他听各种声音,从自然环境声到人们的语言,启发他逐渐学会辨别。 同时,选择了孩子感兴趣的一些常用词,一个个耐心地教,花去了3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上万次的重复,孩子终于学会了第一个词——妈妈。 这一声‘妈妈’包含了多少爱、多少泪呀! 这是对我最大的报偿。从此,我更深信,时间在耐心地等待着奋斗不息者的成功。只要辛勤耕耘,总会有所收获。” 毫无疑问,全家人都很爱小昆,他们把自己空闲的每一分钟都花在了小昆的身上,他们像对待健全孩子一样告诉他发生在周围的一切。 天亮了,妈妈对他说:“太阳升起来了,公鸡叫了,快穿衣服。”吃饭的时候,爸爸对他说:“今天吃的是什么菜,菜是从哪里来的”;晚上看电视,哥哥给他作“同步翻译”,把电视里讲的话对着助听器一字不漏地讲给他听。 家里来了客人,首先被介绍的是小昆,同时要求他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并端茶送水,以增强他的交往意识。 即便戴用了助听器,聋孩子也不能完全像健全孩子那样接受语言信息,还需借助视觉。为了让小昆看清说话时的口形。 上班路上万选蓉从不乘车,也不骑车,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推着一辆儿童车,让小昆面对着她坐,边走边同他说话,直到小昆上小学。 一年365天,问题总是—个个地出现,又一个个地得到解决。到底解决了多少困难,旁人难以想象,连万选蓉自己也说不清了,小昆进入了正常小学。 开学的那天,小昆穿着崭新的白衬衣、蓝裤子,背着全家人一起精心挑选的新书包,大踏步地走进了学校大门。看着这情景,万选蓉忍不住含着笑哭了,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对于小昆说来,六年的小学生活是在艰苦拼搏中度过的。 一个学会说话不久的聋儿,尽管做过充分的入学准备,但要和健全孩子一起学习与生活仍然困难重重。作为家长,万选蓉十分清楚,必须帮助孩子寻找一条适合其发展的特殊道路。除数年如一日地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外,她还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鼓励小昆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以此巩固和发展其语言,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六年中,小昆成长为一个有礼貌、讲文明、尊重师长、生活、简朴、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他品学兼优,与健全儿童并驾齐驱,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多次受到嘉奖。1986年获得海淀区中小学生朗诵比赛一等奖。 1987年获得北京市少年宫孙敬修杯故事比赛二等奖,并参加拍摄电影《为了残疾人》。 1988年获得北京市红领巾奖章,并拍了电视专题片《走向太阳》。 1989年获得中国好少年好学奖、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二等奖。 1989年金秋,小昆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北京市重点中学师范学院附中。 毫无疑问,重点中学招收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面对强有力的挑战,小昆绝不自卑,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此外,还参加了校舞蹈队,是学校“紫竹文学社”社员兼记者,又是班委会干部。 小昆之所以能够健康地成长,除去自己和家长的不懈努力外,与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社会的支持、同学及老师的帮助都是分不开的。 提到小昆所取得的成绩,万选蓉深有感触地说:“儿子的失聪,使我体会到聋儿的痛苦;儿子的康复,使我明白了语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了让更多的聋孩子能听会说,我投身到了这个慈母般的伟大事业之中,成为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一名聋儿康复工作者。 5年来,经过我和我的同事们的艰辛努力,已有几十名受训后的聋儿进入普小就读,走上了小昆走过的道路。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聋儿比小昆康复得更好,中国的聋儿康复事业一定会获得成功!” 聋孩子婷婷和她父亲的故事 近来,周婷婷的名字在南京市中小学中几乎无人不知,因为她刚刚荣获1991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称号。 在小学期间,婷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