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情感转换
《赤壁赋》情感转换
【摘要】《赤壁赋》为中学语文传统名篇,教师讲解课文时,比较难把握作者的情感转换,或者语焉不详,在《赤壁赋》中,苏轼是怎样完成一次思想情感的突围和升华的历程的呢?我们将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比较深入的去探讨这一情感转换。通过对《赤壁赋》文本的解读和梳理,阐述了“乐——悲——喜”情感转换的内在联系及前后情感的自然联系,方便于整体上理解《赤壁赋》的情感价值观。
【关键词】《赤壁赋》 情感转换 乐——悲——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6-01
著名的赤壁之战,使得“赤壁”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也不是一般的风景名胜,而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尽管苏轼所游览的并非当年“孟德之困于周郎”的历史遗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兴会所至,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吊古思今,借题发挥。苏轼描绘秋江夜月景色,叩问自然的奥秘,探讨人生存在的价值和哲学的意蕴。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怎样完成一次思想情感的突围和升华的历程的呢?我们将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比较深入的去探讨这一情感转换。文章有五个自然段,按照情感起伏可分为三个部分,用赋中语言表达为:“乐”(“于是饮酒乐甚”)——“愀”(“苏子愀然”,愀,脸色改变,多指悲伤、严肃)——“喜”(“客喜而笑”),即乐(一)——悲(二)——喜(五)。其中第三自然段解释“乐——悲”这种巨大的情感转换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则是苏轼内心自我的调整,怎样由“悲——喜”,文章情感圆润因而显得博大厚实。
第一自然段,“乐”,描绘秋江夜月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清的江风,吹不起涟漪,吹不起心头的纷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从容淡静洒脱跃然于眼前。“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出了白茫茫的雾气弥漫江面,月关波影充溢于天地之间,描绘出秋江月色全景描写,是大写意画,非心胸旷达宁静快乐者不能为也。秋江夜月美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此酒非何以解忧的杜康,非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寥,??是举杯邀明月的放松,是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豪迈,歌诵的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窈窕纠兮,劳心悄兮”, 佼人、窈窕——“美人”。“美人”啊,暗合第二自然段“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秋江月夜畅想,“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笔触与意境同庄子笔下 “翕然往来”的境界何其相似。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衣带飘举、乘风而行、遗世独立、陶醉于自然的形象。
良辰美景赏心事,这种“乐”之下却隐含着一种“悲”,是春花秋月的悲,永恒的明月清风,永恒的仙,苍茫的天幕下,飘荡是无限渺小的主于客。
第二自然段,是由乐转悲的因由,悲的是客的那支箫,“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的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故能引起他的共鸣。那么,他在哀怨什么?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悲的是那支曲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棹兮兰桨”表明自己志洁行芳; “击空明兮溯流光”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行。他 “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因此被新旧两党排挤而屡遭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其度”表现了屈原式的执着与节操,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表明苏轼“尊主泽民”的儒家济世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惆怅。“望美人兮天一方”,实乃领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心为君为国却应才华盖世被宵小构陷,于是乎,就悲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渐渐弥漫开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那是一种无边苍凉的悲。
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悲哀中,他思考,他发问“何为其然也”,为什么会这样呢?喝酒喝得好好的,唱歌唱得好好的,怎么会这样子呢?
第三自然段则是解释这种巨大的情感转换。客人洋洋洒洒,侃侃而谈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在《短歌行》中抒发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充满功业未就的急迫感及求贤若渴的心情,这种情与苏轼此时的心情暗合。苏轼也胸怀大志,但壮志难酬;他也感叹时光易逝,但只能“举匏樽以相属”。然而借酒并不能真的消愁,苏轼希望能遇见求贤若渴的贤君,希望能成就功业,因此,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赞赏、倾慕,然而当年是何等才华横溢,何等义气奋发,何等锐不可当,“固一世之雄也”的曹操“而今安在哉”?在哪呢——死了!由对千古英雄的追思转为对人生苦短的感叹。更何况你我渔樵于江渚,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呢?将朝生暮死的蜉蝣与永恒的天地对比,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我们结果也是化为天地间的尘埃,亦即,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商务》课程教学研究.doc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育人标准互动机制.doc
- 《国际经济学》全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doc
- 《图形变换》课件制作综述.doc
- 《圆认识》教学启示.doc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策略探索.doc
- 《图片插入》教学设计.doc
-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doc
- 《基因工程》双语教学探讨.doc
- 《塑料模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整体及单元教学项目设计.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