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学传染病伤寒菌痢麻风课件
缪作华 赣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Email:pathologist@ 第十五章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 第二节 伤 寒 (typhoid fever) 概 述 ⒈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⒉病变特征: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形成伤寒小结,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故称肠伤寒。 ⒊临床表现: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玫瑰疹,粒细胞减少等。 病因及传染途径 1.病原体: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属,G-) (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表面Vi抗原) 致病因素: 释放内毒素 2.传染源: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3.传播方式:消化道感染 含菌排泄物 污染水、食物、手、 餐具(苍蝇为传播媒介) 发 病 机制 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基本病变: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伤寒细胞: 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 特征性病变 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1.肠道病变 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 按病变自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每期约1周。 1.肠道病变 ⑴髓样肿胀期: 肉眼观:略肿胀,隆起,灰红 ,质软,形似 大脑沟回。 周围肠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增多。 镜下观:伤寒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形成; 周围肠壁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菌血症、毒血症;消化道症状; 相对缓脉,血白细胞减少, 血细菌培养(+) 1.肠道病变 ⑵坏死期: 肉 眼:肿胀淋巴组织中心灶状坏死,累及 黏膜浅层,灰白/黄绿,失去光泽。 镜 下:见红染无结构物质 周边及底部:伤寒肉芽肿。 临床表现:中毒症状明显,稽留热 ;玫瑰疹;肝脾肿大;血、粪细菌培养(+);肥达氏反应 1.肠道病变 (3)溃疡期:第3周(危险期) 病 变:多发性溃疡,圆形、卵圆形, 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重者穿孔/出血 临床表现:症状同坏死期,症状好转, 粪菌(+),血菌(-)。 1.肠道病变 (4)愈合期:第4周 病 变:坏死组织脱落,肉芽组织修补,溃疡周围粘膜上皮增生覆盖而愈合,不造成肠狭窄。 临床表现:体温恢复正常 粪菌(+) 其他症状及体征逐渐消失。 2.其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 ⑴肠系膜淋巴结 肉 眼:肿大,充血,质软。 镜 下:淋巴窦扩张充满伤寒细胞,形成 伤寒肉芽肿,重者灶状坏死。 ⑵脾: 肉 眼:中度肿大,呈暗红色,呈果酱样(伤寒脾) 镜 下:脾窦扩张,脾窦及脾索有伤寒细 胞增生,形成伤寒肉芽肿,重者灶状坏死。 2.其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 ⑶肝: 镜 下:肝窦扩张充血;肝细胞高度水肿、脂变及灶状坏死,形成散在伤寒肉芽肿; 汇管区淋、巨噬细胞浸润。 ⑷骨髓: 镜 下:巨噬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及灶状坏死,末梢血中白细胞减少(毒素作用、巨噬细胞增生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破坏过多所致) 3.其他脏器的病变 ⑴胆囊: 胆囊无明显病变,但患者痊愈后,胆汁仍排菌,成为带菌者,有的成为慢性带菌者/终身带菌者(本病主要传染源) ⑵心肌: 心肌纤维高度水肿,重者心肌坏死,中毒性心肌炎,导致心衰及心源性休克。 临床:相对缓脉 (毒素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 3.其他脏器的病变 ⑶中枢神经系统: 脑小血管内膜炎,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 ⑷皮肤:玫瑰疹(病程第二周) 原因:①伤寒杆菌 皮肤毛细血管栓塞 小灶性炎症。 ② 伤寒杆菌及毒素 毛细血管 扩张、充血。 3.其他脏器的病变 ⑸肌肉: 膈肌、腹直肌及股内收肌凝固性坏死(蜡样变性) ⑹肾: 免疫复合物性肾炎(随病变好转而消退) 出现蛋白尿 结局和并发症 1.痊愈:可获较强免疫力。 2.并发症:肠穿孔(最严重) 肠穿孔(最常见)(第2、3周) 支气管肺炎等 3.复发: 10%左右 4 死因:败血症、肠穿孔、肠穿孔等。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病例摘要 女性,3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