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欣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推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欣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推手

纪欣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推手   她是最早到祖国大陆访问的“海归”人士,在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便“回到了家”;她亦步亦趋地踏着前辈的足迹,在岛内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用生命书写着灿烂人生;她曾在美国出版专著《一国两制在台湾》(英文版),并赠送给五百多位参众议员,一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她就是台湾著名律师、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   “我终于回到家了”   1952年出生在高雄的纪欣,祖籍江苏,是台湾所谓的“外省人第二代”。从懂事开始,她就常常在夜间偷听父亲与朋友聊天,听到他们感叹国民党不争气,一路逃到台湾,与家乡父母不能通信,注定要做个不孝子。初中时,年年双十节都被迫集中到“总统府”前听“明年将在南京庆祝国庆”的誓言,心中不免纳闷:偏安于台湾的国民政府能代表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地大人众的泱泱中国吗?两岸都是中国人,为何不能往来?   入高中后,或因年轻人的反叛心理,或为赋新词强说愁,她的书包里塞满了存在主义的书,却从未想通人生的意义。直至读到陈映真的《将军族》与《唐倩的喜剧》才稍微理解,台湾人的压抑多半出自对政局的不安、对孤岛前途的茫然,与西方知识分子的苦闷并不一致。后因某种机缘读到不少大陆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作品(当时是禁书),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最令她震惊,由此联想到中国人悲惨的宿命,若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恐怕难以改变。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著《罗亭》中“俄罗斯可以没有我,我不能没有俄罗斯”那句名言,更促使年轻的纪欣经常扪心自问:我的中国在何处?   1974年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纪欣赴美留学,专攻韩战史。这一时期,她对中国近代史、对两岸问题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也结识了一批来自台湾、同样关心两岸问题的志同道合者,并由此参与到海外的统一运动中。那时,她接待过不少台湾的政治受难者及党外人士。他们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了民进党的高官显贵,事后想起来觉得对他们的那份热情不值;而与多位台湾上个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受难前辈的相处,则对她日后人生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美建交、祖??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纪欣随着一批思想活跃的年轻人从美国飞往祖国大陆。可以说,这是祖国大陆最早接待的一批海外人士。当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终于回到家了。那时,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所到之处远不如今日之繁荣进步,甚至不如当年的台湾,这使得同团不少海外台胞露出不想认穷亲戚的傲气。而她则恰恰相反,暗暗立下了两个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富强和两岸统一。   1983年,纪欣在美国见到了自己少女时期的偶像——台湾著名乡土文学作家陈映真。她至今仍记得陈映真夫妇离开美国前的那个晚上,二十多人聚在一家餐馆为他们饯行,陈映真情绪高亢地谈着第三世界人民团结与两岸和平统一,并与大家相约在台湾相见。果然,几年后台湾解严,当晚在座的十多人相继回到了台湾。纪欣也于1988年回台定居,开始其新的人生途程。此时,她已经在美国取得法学博士学位(J.D.),并已成为美国加州执业律师。   用生命书写历史   回台初期,纪欣在工作之余将所有时间、精力投入自己有兴趣、又比较不陌生的妇女运动。几年后,陆续撰写出版了将妇运经验与法律知识结合的著作:《女人与政治——1990年代台湾妇女参政运动史》、《美国家事法》等。这于她只是想略尽知识分子言责而已。   更大的挑战还在于,面对台湾社会甚嚣尘上的“台独”和“去中国化”声浪,她经常撰文驳斥,却屡遭报社退稿。她一直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写作、诚实勇敢地表达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即可问心无愧。但2000年以后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却使她猛然省悟,台湾社会不缺进步的知识分子和隐性统派,缺的是勇敢站出来主张统一的爱国知识分子。在统派前辈一再晓以大义、劝说鼓励下,她终于义无反顾地追随前辈“用生命写历史”的足迹,踏上了统一运动的不归路。   基于了解台湾人多倾向维持现状,以及对香港澳门回归后的观察,她始终相信,“一国两制”是两岸在“一国”之下,唯一能以和平方式统一,并确保台湾在统一后能长治久安的正确途径。因此当她看到2001年春夏的几个民调显示,有三到四成的民众愿意接受“一国两制”时,竟彻夜难眠,立即邀集有识之士对“一国两制”与其在台湾实践的可能性展开研讨。并于2003年底完成《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写作和出版(转年7月再版),系统完整地论述了“一国两制”在台湾实行的理论根据、客观条件和实践的可能性,在岛内一片“台独”浊浪中,发出了难能可贵的声响。   《一国两制在台湾》出版后不久,大约在2004年二三月间,嘉义大学历史系吴昆财教授在看到这本书后,在网上发表文章,肯定纪著出版的重要意义。稍后美国旧金山华人电视节目主持人Stone在网上看到吴教授文章,打越洋电话专访纪欣,美国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也打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