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觉哉 以人为本故事
谢觉哉 以人为本故事
谢觉哉是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884年4月出生,湖南省宁乡县肖家湾人。青年时期,考取过秀才,教过私塾,学过中医。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1935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从事报刊、司法、统战以及党政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首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对党的建设、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事业和统战工作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共早期杰出的新闻战士,也是我国人民司法制度的重要奠基人。
刀下救人
1906年,已是秀才的谢觉哉参加本乡乡绅组织的一次“审盗案”,是他勇敢地站出来,才挽救了他人。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人,因为家里没饭吃,在豪绅岳某的红薯地里偷挖了一篓红薯,被岳某抓住审问。岳某凶狠地提出要砍断年轻人的手。眼看就要动手了,在一旁的谢觉哉气愤不过,便大喊一声“住手”,随即走到岳某面前,指着跪在地上被五花大绑的年轻人说:“偷东西固然不该,但贼心出于饥饿,他认了错,又退了赃,就可以了。以后他还要靠那双手养活一家,怎么能因做一次错事而使他致残一辈子呢?”
围观群众也齐声高喊“放人”。岳某见众怒难犯,只好同意放人。然而,就在乡丁给年轻人松绑的时候,奸猾的豪绅突然从火炉里抽出一块早已烧红的烙铁,朝年轻人脸上烙去,只听得一声惨叫,年轻人昏倒在地。目睹豪绅的残暴,谢觉哉气愤无比,一脚将案桌踢出几尺远,愤然离开茶亭。
诗赠乞丐
1907年冬末,谢觉哉路遇冻死茶亭的求乞老人。当时,很多人在老人尸体旁围观,他见后十分同情,当即告诉父亲,欲出棺木将其安葬。他的一位同学岳伯谦站在士大夫的立场写了首《乞丐诗》:
讨米最不穷,何必乞人怜;
一死永无罪,快活上天庭。
谢觉哉不赞成岳伯谦的观点,以《诗丐》为题,写了一首七律诗表明了自己的见解:
未必生来是野流,却持竹杖遍村游。
饭篮向晓迎残月,弹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开尘世路,一肩挑尽古今愁。
从此不食嗟来食,村犬为何吠??休。
这首诗说明谢觉哉已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批判封建士大夫的偏见,同情和歌颂劳动人民,并对整个社会发出疑问。
救活毛泽东警卫员
红军长征后,毛泽东交付谢觉哉一个特殊的任务,帮助他的警卫员吴吉清补习文化课。谢觉哉欣然接受。
从此,他要求吴吉清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学会五个生字。这五个字在一天内随时随地要默写一百次,写完后,进行考试,直到会念、会写、会讲、会用为止;如果因工作耽误时间,就在第二天利用会前会后的空隙补课。
在谢觉哉的辅导下,吴吉清很快就学会了大量的常用字,并且能练习写短文章了。后来,吴吉清感染了伤寒被送进医院。谢觉哉常去看他。几天后一个下午,他再次到病房时,躺在床上的却是另外一个病人。他忙找医生问,回答说原来的病人送到太平间去了。
谢觉哉听后焦急万分,要求把吴吉清抬出来验验尸体。医生一听慌了,连忙说:“那个使不得,他是传染病,不能抬出来。”
谢觉哉又直接去找医院的负责人,把病人马上从太平间里抬了出来。他仔细端详着吴吉清,发现他虽然昏迷不醒,但仍有微弱的气息。谢觉哉气愤地批评了那个医生。医生说:“医院缺乏清剂和氯霉素两种药,没法救他。”
谢觉哉立即通过电话把情况报告毛泽东。毛泽东惊讶地对谢觉哉说:“应该告诉他们,不管是马夫、伙夫,凡是经过长征的同志,都是党和国家的财富,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哪怕十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把他们治好才行。”接着毛泽东派人送来了药,医院也立即组织抢救,终于把吴吉清救活了。
不能草菅人命
中共中央西北办事处司法部成立不久,陕甘宁省裁判部送来“王观娃死刑案”,要谢觉哉批复。
谢觉哉反复看了卷宗,提出了诸多疑点:王观娃的罪到底是什么?当了几年土匪有什么事实?实施抢劫抢了些什么?在何处抢的?抢的情形怎么样?怎样活动当土匪的?同伙都是哪些人?他指出:有关死者的各种事实情节都没有说清楚,案卷报告上看不出来,这样马马虎虎,怎好来判他的死刑?于是他拿起毛笔,重重地写了四个大字:“无从下批”。
省裁判部看到谢觉哉的批复后,重新查据处理,结果以“无罪释放”结案,救了一条人命。
谢觉哉坚决反对那种不合司法规定的“先斩后奏”的做法。他指出:“‘先斩后奏’,这种草菅人命的做法,本是旧社会的病,我们不能再害这种病了。”“死刑必须报司法部批准,才能执行。”
1937年,边区政府的总务科长,因贪污问题被关押,但这位科长素来品德端正,并无不良行为,对“贪污”又交待不清。谢觉哉从多方面调查,亲自审问这位总务科长,要他平静下来,逐件细细回忆犯法的情形,然后帮他一宗一案来计算,果然找出了案卷的症结所在。原来,他给边区政府大食堂买猪的一笔钱忘了上账,而猪又是大家见到的,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