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眘“选”出来有为皇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眘“选”出来有为皇帝

赵眘“选”出来有为皇帝   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在经过宋高宗多次挑选,登上帝位后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形势。围绕着怎样消除南宋政权机体内部的痼疾,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等问题所作的设想与实践,构成了宋孝宗一生治国理政的主要内容。   孝宗赵眘并非南宋高宗的嫡系,而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当年宋太祖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而没有传给赵德芳。作为太祖七世孙的宋孝宗再次为太祖脉系获得皇位是偶然也是必然。   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   阴差阳错的是,当时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言太祖要回来夺皇位。于是高宗说,太祖大公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   到此,皇位选择传给太祖的后人乃是在各种巧合之下促成了高宗的此决定。   宋高宗在太祖的后人中选拔了两个小孩,一胖一瘦。开始,高宗中意胖小孩,两个孩子站在宫中,突然来了一只猫,瘦小孩没动,胖小孩却伸脚去踢猫。这件事虽小,却让高宗对胖小孩的好感顿消。两个小孩都留在了宫中,胖小孩名叫赵琢,而瘦小孩,便是孝宗赵眘。留在宫中的赵眘,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长大后封公,后来被晋封为郡王。这位天资聪明的准皇储和权臣秦桧关系很僵,主要是赵眘比较厌恶秦桧的屈辱求和,而秦也顾忌赵眘能力太强。赵眘的生父病故,秦桧于是上奏要求赵眘守制三年,秦桧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高宗显然不为秦所动,守孝期满,赵眘就继续回宫。后来,秦桧病重,是赵眘及时得到消息,通知了高宗,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和他的爪牙准备让秦桧儿子秦禧当宰相的企图。   赵眘被养在宫中将近20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份。主要原因大概有三:首先就是高宗对自己生育还抱有幻想。其次是秦桧的强烈反对。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眘,喜欢赵琢。直到韦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美女10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琢的那10个都已经不是处女,而给赵眘的那10个依旧都是完璧。于是,最终赵眘确立了皇太子地位。   隆兴和议后,在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中,宋孝宗积极着手整顿吏制,对庞大臃肿的官僚机制进行改革和整顿。他秉承“凡侥幸冒滥者,务必革去”的原则,将在户部,尚书和侍郎的属吏由北宋时的90余人精简为70余人,吏部尚书属员也由绍兴年间近百人精简为40余人。同时缩减各级官员荫补子弟的数量。   他建立起严格的人才考核制度。监司、郡守就职时必须携带一份御制表格,记载兴利除害之功,作为升迁的凭据。对于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的官员,不分等级职位高低,一律严惩。   此外,为提高官员办事效率,禁止诸司官非时会合。他规定侍从、两省及枢密院官员必须在聚议堂内处理政事,以避免和减少应酬请托。   宋孝宗继位不久就诏告刑部:命官犯自盗枉法、犯赃,抵死除籍,没家财。这些规定加大了对官员赃罪的惩处力度,使一大批犯赃的官员受到惩处,同时也表明了宋孝宗严惩贪官的态度和决心。   宋孝宗主张用人不必求全责备,“知礼者不必知乐,知乐者不必知刑,若得其人不当数易,宜久任以责成效。”他还认为,用人之弊,在于人君乏知人之明,宰相不能择人,提出要在人君必审择相,相必当为官择人。   因此,他不惜频繁换相,以选拔人才。孝宗选任宰相,不再遵循以前以元老重臣充任宰相的成规,而是不拘一格,任人唯贤。只要官员哪一方面的才能为孝宗所发现,不管他当时的资历、品级如何,马上提拔,迅速升迁,直至拜相,成为皇帝的“股肱之臣”。这有助于打破论资排位、循序就班的陋规,破格提拔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孝宗36岁即位,他首先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整顿吏治,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   南宋时期在宋孝宗执政阶段,是唯一能够与金国相抗衡的时期。正因为金国屡屡南侵,拒绝和解,宋孝宗掌政期间十分重视军事,并有收回失地的抱负。五年间孝宗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并且他本人也学习骑射。   南宋的政局需要不断的扩充军事力量,在内地和边防增招兵员,但是鉴于当时养兵费用浩繁,宋孝宗大胆改革军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义兵制。义兵制的实质在于寓兵于农。义兵既不脱离生产,又不荒废教阅,既壮大了军事力量,又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当时四川地区共有义兵5.3万人,与等额官军相比,每年节省财政开支六七百万。   像选拔文官一样,宋孝宗非常重视军事人才的选拨,要求各地荐举将领不受等级和数量的限制,经武举考试合格者,还必须到军中谙熟军政7年,枢密院设置诸军大小将领的花名册,以备随时抽验考核。   从军事上孝宗的部署犹能看出他收复失地、壮大国家的雄伟抱负,他对朝政的兢兢业业也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