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疾病 2图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肛门直肠疾病 2图文课件

二)注射疗法:将药液注射于痔块上方粘膜下层静脉周围间隙内,使其发生化学性炎症,致局部血管闭塞、痔块纤维性硬化,使肛垫固定于肌层,不再脱出。此法适于举一、二期内痔并发出血,可以达到良好止血效果。对轻度痔块脱出者亦有良好的效果。因年老、体弱、严重贫血不适手术治疗或术后遗留的内痔,均可用注射疗法治疗。各类外痔局部组织伴有感染不宜注射,有并发症者待病变治愈后方能应用。 注射常用药物有5%—10%酚植物油或甘林油液,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复方明矾注射液,5%鱼肝油酸钠,2%酸和8%氯化钠甘油溶液等。 注射宜在局麻下进行,使肛管扩约肌松驰,先行指检,轻扪直肠左侧,右前及右后,感觉有小动脉搏动,如能扪到搏动,在其周围注射硬化剂。在三处各注入硬化剂2—3ml,然后暴露痔块,在齿状线上用针头刺入痔块,抽出回血后注入硬化剂至痔块膨胀变白(1—2ml)。如一次注射效果不理想,可在一周后重复注射,痔块较多时,可分成2—3次注射。 * ③骨盆直肠窝脓肿:这类脓肿比较少见。肛腺脓肿向上穿破直肠纵肌进入肛提肌上骨盆直肠间隙形成脓肿,在肛提肌上方,腹膜的上方,后方有直肠和直肠侧韧带,前方有膀胱,前列腺或子宫及子宫阔韧带。脓肿可穿入直肠或阴道,也可向下穿入坐骨直肠窝,然后穿出体外,常由直肠炎、直肠溃疡、直肠外伤引起。此处位置较深,空间较大,因此全身感染症状更明显而面部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发病缓慢病人有持续性高热头痛等,早期局部症状仅为会阴,直肠坠胀感,排便时不适,常无定位症状。肛门周围无异常发现。直肠指诊患侧深部有压痛,有时可触到隆起或波动,CT检查可发现脓腔,诊断主要靠穿刺抽脓,经直肠以手指定位,从肛门周围皮肤进行穿刺。 * ④其它,有直肠壁内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肌间脓肿,蹄铁形脓肿等,由于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明显,诊断均较困难,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感染征象及局部坠胀感,当脓肿较大时,局部也可触及包块。 * 四、治疗: ①非手术治疗a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用共;b温水坐浴;c局部理疗;d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减轻病人排便时痉痛。 * ②手术治疗:诊断一旦成立,须手术切开治疗,手术切开引流的方法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各异。肛门周围脓肿较为表线者可在局麻下进行。从波动感最明显的部位为中心,作肛门周围放射状切口引流,切口应够大以保证引流通畅,引流通畅可避免或减少肛瘘的发生。坐骨直肠窝高脓肿位置深而范围较大,要在腰麻或骶管麻醉下手术。切口应距肛缘3—5cm,呈弧形,略偏后,切口要够长,使手术者手指可以进入脓腔内探查,置管以保证引流通畅,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要在腰麻或全麻下进行,先穿刺找到脓肿,在穿刺针引导下切开脓肿引流,切口需穿破肛提肌,并将之扩大,置管引流,其他部位的脓肿均可在波动明显后,经直肠切开引流,较低位的可在直视下引流,较高的经肛镜进行引流。 * Anal fistuls [fistjulo]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下部与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在肛管或直肠的内口多在齿线附近,外口则位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经久不愈,为肛管直肠常见病之一,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30~40岁中年人多见。 第五节 肛瘘 * 一、病因及病理:多数肛瘘起源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由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伤口不愈合形成感染性通道。其他特异性感染如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可引起肛瘘,肛管外伤亦可形成瘘管,均少见。当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处成百为外口,脓肿缩小,形成感染性管道,其原发病灶成为感染源不断进入管道的内口,肠内物质反复感染脓肿,因此经久不愈,肛瘘管道行走在肛管内外括约肌附近,常迂曲,内积脓液而引流不畅,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常常假性愈合,以致又破溃,反复发作,有时多次切开引流而形成一个内口,数个外口的复杂管道,并使管道壁的纤维组织增生无法愈合。 * 二、分类: 根据瘘管与扩约肌的关系分为①肛管括约肌间型:多为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是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瘘管只穿过肛管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约3~5cm。②经肛管扩约肌型:可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管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多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③括约肌上型:为高位肛瘘,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因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困难,需分期手术才不致造成肛门失禁。④肛管扩约肌外型:最少见仅占1%。内口在齿线上的直肠壁,外口在肛周远处皮肤上,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为骨盆直肠窝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也要注意常因克隆氏病、肠癌或外伤引起,治疗要注意原发病症。 * * 根据瘘管高低,又分低位瘘: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高位瘘: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根据瘘管数目,分单纯瘘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