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____流行性乙型脑炎【讲课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____流行性乙型脑炎【讲课稿

病例 男孩、3岁,因发热、嗜睡3天,抽搐2次于2002年7月28日入院。患儿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8℃,同时出现精神萎靡,1天前体温有升高趋势,最高达39℃,并出现嗜睡及双眼凝视,面色发绀、四肢强直、双手握拳、呼之不应,持续2-3分钟,立即送往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考虑诊断为“上感”和“高热惊厥”予以对症及抗感染治疗,在当地治疗过程中患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4-5分钟,嗜睡加重,故急转我院。病中患儿有轻微咳嗽,间歇性头痛,无腹泻、呕吐,食欲下降。 患儿家居农村,环境卫生差,蚊子多,1月前当地流行“猪瘟”。无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史。否认高热惊厥史。家里无类似病人。入院体检:T 39.5℃神清、神萎,呈嗜睡状,呼之能应,心肺(-)颈阻(+),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有严格季节性,集中于7、8、9月(80%~90%), 较强的地区性(亚洲为主) 高度散发性,集中暴发少 国内发病情况: 2010年 发病数为2541,死亡92例。 2011年 发病数为1625,死亡63例。 发病机制 感染乙脑病毒蚊子 病理解剖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广泛,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最严重。 乙脑患者 MRI 检查所示脑实质病变:丘脑部位的高异常信号和脑组织肿胀 病理解剖 神经细胞病变: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 严重时可形成粟粒或米粒大小的坏死软化灶。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形成“血管套” “嗜神经细胞现象” 血管病变: 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有大量浆液性渗出,形成脑水肿。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 诊 断 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10~20×109/L), N〉升高 2.CSF: 非化脓性改变,透明、压力增高、 WBC 50~500×106/L,蛋白稍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3.血清学检查:乙脑病毒 IgM抗体阳性(病后4天可出现,2周达高峰),有助早期诊断。 诊 断 实验室检查 4.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第一周内死亡患者脑组织(脑脊液、血)用于回顾性诊断 治 疗 对症治疗——惊厥和抽搐 脑水肿: 脱水,激素 呼吸道阻塞: 吸痰、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热: 降温 低钙:补钙 脑实质损害: 镇静剂,安定, 冬眠疗法 苯巴比妥预防 治 疗 对症治疗——呼吸衰竭 去除病因 抽搐,颅内高压,脑疝,肺炎,痰堵 保持气道通畅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兴奋剂 人工呼吸 预 防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中国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 培养:能在组织和细胞内生长繁殖,可用于病毒分离和疫苗制备。 1.儿童多见,夏秋季节多见,发热、神志意识障碍、抽搐。 鉴别诊断 1.中毒性菌痢:起病较乙脑更急,24h内出现高热、抽搐与昏迷,并有中毒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正常,便检可见大量红、白及脓细胞。 2.结核性脑膜炎:无季节性。起病缓慢,病程长,以脑膜刺激征为主。常有结核病史。脑脊液中氯化物与糖均降低,蛋白增高明显,涂片和培养可检出结核菌。X 片及眼底检查,可能发现结核病灶。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其他治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治 疗 一般治疗 病人住院隔离,防蚊。 昏迷护理。保护角膜。 昏迷抽搐防护舌咬伤。 水电解质平衡与能量供给 治 疗 对症治疗——高热 ①降低室温; ②物理降温:冰枕、冰敷、醇浴或冰盐水灌肠 ③药物降温:口服阿司匹林 肛内给消炎痛 ④亚冬眠疗法:用于高热伴持续抽搐者,以氯丙嗪和异丙嗪每次各0.5~1mg/kg肌注,每4~6小时1次,不宜长时间用(3~5天)。 注意呼吸道通畅。 设法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 其他治疗 抗病毒治疗: 免疫增强剂:胸腺素、转移因子、核糖核酸等。 治 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功能训练(包括吞咽、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 康复疗法 治 疗 预 防 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 幼猪进行疫苗接种,人畜居地分开 切断传播途径 灭蚊 防蚊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在我国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本病存在。 但人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短,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