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浪县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docVIP

浅析古浪县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古浪县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

浅析古浪县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县城水资源现状特征及并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配置和合理开发。高度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1-0058-03   水是人类生存、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工业和城市的血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支脉乌鞘岭北麓。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上游。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会的发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将水利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大好机遇,理清思路,找准问题,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力实施兴水战略,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1 古浪县水资源现状   1.1 自然概况   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延支脉毛毛山、乌鞘岭北麓。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上游,东连景泰县,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和西北与凉州区毗邻,北和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自南向北依次为南部水源涵养林区、中部绿洲灌溉区和北部风沙区。流域分属内陆河石羊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国土面积5 103 km2,其中石羊河流域土地面积4 574 km2,占总面积的90 %,涉及18个乡镇,黄河流域土地面积529 km2,占总面积的10 %,风沙线长132 km。   县域内地势南高北低,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过渡带。海拔在1 550~3 469 m之间,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蒸发强烈。年均气温8.3 ℃,昼夜温差16 ℃,无霜期160 d左右,年均地温7.5 ℃,最大冻土深度1.40 m,年均降水量306.40 mm,年均蒸发量1 783.80~2 807.40 mm,干旱指数由南向北为2.5~10.4。风向多南北,平均风速3.30 m/s。全年日照时数2 852.30 h,≥10 ℃积温2 686.30 h,总的气候特点是光照丰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且不均匀,蒸发量大,春季多风沙,冬季寒冷少雪,气候变化幅度大。   1.2 水资源特征   流域区内主要有古浪河、大靖河、柳条河三条主要河流,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延支脉北麓,流向为自南向北,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1.24亿m3,其中,地表水1.18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净量0.06亿m3。年平均外调黄河水1.00亿m3。全县自产地表水可利用量1.96亿m3,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0.53亿m3。受气候和降水的影响,水资源呈现以下特征:水资源量年际变幅大,年径流量极不稳定,年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3倍之多,且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在年内和地域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占全年降水的60 %,地域上南部山区多,中北部绿洲区少。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   建国以来,历届县委、政府把抗旱兴水作为永恒主题,带领全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修水库建塘坝调蓄地表水;修雨场建水窖积蓄天雨水;打机井开发利用地下水;建泵站架渡槽引提黄河水。蓄引提并举,大中小结合,实施农田水利、抗旱防汛、人畜饮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建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田灌溉、抗旱防汛和水保、人饮供水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县委政府将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条件,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头等大事来抓,抓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治理、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水利事业持续稳步发展,促进了古浪经济发展。完成了大靖峡、柳条河、十八里堡、曹家湖水库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消除了水库安全隐患的同时恢复和增加蓄水136万m3,新增灌溉面积0.05万多hm2。2005年以来,全县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处,解决了10.1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5.5 %,初步形成城乡供水体系。实施了柳条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综合防治面积72.18 km2,累计达801.60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3 935 km2的20.4 %。   截止目前,共建成中小型水库8座,总库容3 628万m3,正常运行的4座,总库容2 930万m3;建成高扬程泵站13座,衬砌高标准干支渠道627.15 km,配套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