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地质工作者精彩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地质工作者精彩人生

当代地质工作者精彩人生   “十八大”代表田升平,女,土家族,1962年11月21日生于湖北省建始县,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震地质专业,后又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深造,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田升平大学毕业后一直坚持从事地质工作,长期到野外施工一线工作。在她的身上,展现着当代地质工作者崇高的敬业精神,体现着新时代地质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传承着老一辈地质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辛勤耕耘 成果丰硕   田升平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工作业绩突出,思路开阔、敢为人先。她先后担任项目组长、遥感中心主任、副总工程师兼质量管理部主任、副院长等职务。在工作过程中,她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通过对地质成矿规律的新认识,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不断创新,她把地质勘查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开拓地质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她3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献身地质事业,谱写着当代地质工作者的精彩人生。   她主持完成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南地区磷矿资源评价》,掌握了西南地区磷矿资源潜力,摸清了该区磷矿家底。通过对风化磷矿的深入研究,她提出了风化磷矿门陷理论,确定出适合新老磷矿区使用的风化磷矿判别指标(CO2和2P2O5+A·I),已经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发布,从而解决了已勘查磷矿区风化磷矿单独圈定问题,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磷矿产地40余处,初步估算风化磷矿资源潜力31.75亿吨。   她主持完成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湘西—黔东南地区重晶石矿资源评价》,提交新发现重晶石矿产地5处、可供普查的重晶石矿产地2处,为重晶石矿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她主持的研究项目《湖北省恩施市沙地硒矿普查》,提交硒资源成矿远景区5处,为硒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她主持的国家资源补偿费项目《湖北省鹤峰磷矿走马矿区白果坪矿段普查》,新发现大型磷矿产地1处,提交磷矿石资源量6 000多万吨,潜在经济价值百亿元以上。   多年来,田升平用血汗换来了地质工作的累累硕果:1998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部地质找矿、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获中化矿山总局地质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获中化矿山总局地质找矿二等奖1项。她两次被评为“中国化工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结缘地质 献身地质   大学毕业后,田升平满怀对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奉献祖国的赤诚之心来到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做了一名她梦寐以求的女地质工作者,在她心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刚来单位没多久她就被派到野外工作。从美丽的滇池到人迹罕至的神农架,从四川大凉山深处到新疆的戈壁沙漠,到处都留下了她坚实的足迹和忙碌的身影。她常年与日月星辰为伴,和岩石标本对话,穿行在悬崖峭壁之上,宿营于原始森林之中。多年的野外工作练就了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服输的工作作风。   田升平常说,我们选择了地质事业,就意味着担负起国家的重托,而面对亲人在家庭和生活上的照料与付出,她只有愧疚和不安。由于她的爱人也是一名地质工作者,夫妇二人经常到野外,顾不上照顾孩子,只好将幼小的孩子托付给同事照看,孩子从小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不知多少次从野外回来,孩子见到她半天认不出是谁,都不叫她妈妈。她也是女人、也是母亲,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还有一次,她从野外工作回来,看到孩子穿的鞋磨透了鞋底儿、露出了脚趾,她默默地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因此她的孩子比同龄人懂事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服,尽量少麻烦叔叔阿姨。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她不能像大多数母亲那样天天陪着孩子,多少次在儿子生病的时候也不能回来照顾,想起来真是对不住孩子。就是因为这样,锻炼了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地质行业不景气,单位缺少项目,很多技术人员闲置下岗,工资也不能正常发放。田升平的父母希望她能回家乡工作,北京一些单位也多次邀请她加入,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坚信,地质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工作是不可替代的,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证和矿产资源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于是,在周围许多人选择改行和经商的时候,她选择了深造,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凭借着这份执著和坚守,迎来了地质工作者的春天。   不怕吃苦 坚守使命   通过不断的努力,田???平当上了项目组组长,经常到野外工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她和战友们经常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能在老乡家借住算是幸运的,更多的时候是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夏天的夜晚蚊虫叮咬,睡觉时再热也要捂得严严实实。第二天天一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