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人物传记篇.doc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人物传记篇.doc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人物传记篇.doc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人物传记篇 下文是关于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人物传记篇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篇:《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为民执政篇 张允济断案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牛孳产至十余头( )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 (3)将之诣妻家村中(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4.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 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 《张允济断案》 1.(1)孽:繁殖(生育)。(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3)诣:到??去(前往)。 2.C 3.(1)你自己有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呢?(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句意通顺即可) 4.夜不闭户;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张允济断案》译文: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怀念他。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这问题,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允济评判,允济说:“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那人泪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讲了出来。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他妻子娘家人说:“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元武县主管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圆形草房在那里守葱,允济对老妇人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