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中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6个。明中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岳麓版必修二》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猾,咸聚吴国。“ -----《汉书》卷35《荆燕吴传》 汉武帝时“敢私鋳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康熙前期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光绪续纂江宁府志》 材料: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 1.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 . 2.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 3.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4.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根本原因) * * 课程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原始社会形成公社共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土地制度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 平均消费(生产力低下) 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生产力的发展,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井田制破坏 鲁国的“初税亩” 商鞅变法 封建土地制 的主要形式 国有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纳税 地主土地私有制 出租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地主交租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农民自耕向国家纳税 (一部分土地) (大部分土地) (少量土地) 私有制 土地兼并 2、土地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土地兼并导致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为此统治者会怎样应对? 政策:抑制 结果:无效(原因?) 限制兼并 按人丁和田亩纳税(明) 实行均田制(北魏→隋唐) 二.“重农抑商” 1. 从重商到抑商 商周: 在当时合理一面为主 战国: 鼓励商业 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原因: 措施: 目的: 评价: 商业危害农业与统治 劝农限商 护农、便税、固权 2. 西汉的抑商政策 原因: 商人财势过盛,威胁统治 措施(武帝): 评价: 商贾操纵物价,危害民生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管理物价;加重商税。 积极作用为主:利农、打击富商大贾势力、利于统治 3. 明清的重农抑商 背景: 劝课农桑,鄙视工商 垄断盐茶经营,加重私商税费 违背历史潮流,凝固和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工商空前兴盛兴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措施: 评价: 1. 表现及原因 →只许广州“十三洋行”外贸 明初: 防范倭患 →禁止私人外贸 →海禁 清初: 对付抗清力量 →寸板不许下海、 沿海居民内迁 闭关锁国 清中期: 西洋为患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封建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 直接原因: 经济根源: 外部原因: 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观念影响: 2. 影响 短期看: 实现了自我保护 长期看: (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