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铜矿采矿方法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某铜矿采矿方法探讨

关于某铜矿采矿方法探讨    摘要:充填采矿法具有清洁生产、无废排放,绿色开采特点,又能对水体下、建筑物下、道路桥梁下的矿体进行开采,还能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充分回收利用。本文对某铜矿山能否使用充填法及使用何种充填法开采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充填法在该矿山使用的优势。   关键词:铜矿;充填采矿法;开采条件   Abstract: filling mining law that has clean production, without waste discharge, green mi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 water, under the building of road and bridge, the ore body exploitation, for underground mineral resources fully recovered. This paper can be used in a copper mine filling method and use what filling method mining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put forward in the filling method used in mines advantage.   Keywords:copper mine; Filling mining law; Mining condition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充填采矿法在以往的采矿教科书和采矿设计手册中,其适用条件一直是“开采围岩不稳固的高品位、稀缺、贵重矿石的矿体;地表不允许陷落,开采条件复杂,如水体、铁路干线、主要建筑物下面的矿体和有自燃火灾危险的矿体”等。然而,随着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环境要求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充填采矿法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充填采矿法具有清洁生产、无废排放,绿色开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模式,我国很多金属、非金属矿床开采受内外部条件影响,受主客观原因引导,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粗放型的崩落采矿法逐步转化为当今集约环保型的充填采矿法。   位于云南中部的某铜矿勘探于上世纪70年代,因地表为土状氧化矿选冶困难、深部涌水量较大,上世纪一直未进行开采。本世纪初对地表矿石进行露天开采,目前露天开采已基本到最低标高。期间间歇对深部矿体掘进斜井探采,均因大量涌水而终止,本文拟探讨充填法开采该矿的可行性。   2.某铜矿开采条件   2.1 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①矿体产状: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矿体走向42—50°,矿体倾角65—83°,总体呈向北西陡倾的“S”形。   ②矿体工程地质特征:主矿体(Ⅲ1)产于F4断层上盘的绿汁江组四段第二层(Pt1lz4-2)硅质白云???,下盘为因民组(Pt1y3)角砾岩。近地表风化强烈属软弱岩组。   矿体及顶底板岩石稳定性:矿体顶板为绿汁江组第二段第二层一套杂色硅质白云岩,产状陡立,倾角一般为70~85度。在1770米标高之上,岩石全部风化呈砂土状,此段强度及稳定性极差,在钻进中孔壁经常坍塌,掘进时会产生流砂溃入井坑及坍塌等现象。住下到1700米标高,为软硬相间的白云岩,岩石具硬、脆、碎特点,稳定性较差。1700米标高以下一般岩石完整,稳定性较好。   矿体:在1770m标高之上,全部风化呈土状矿,稳定性极差,在1770m标高之下,一般岩石较充整,仅在矿体底部与F4附近因受断层影响,节理发育,局部岩石破碎或风化,稳定性较差。   矿体底板:为一套塑性较强,胶结较好的角砾岩,岩石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扰风化程度比白云岩强。地表至1770米标高,由于风化,岩石强度低,但胶结性较好。1 7 70米标高以下,除沿F4一侧,有3米左右风化粘土及局部白云岩角砾风化成的小溶洞,一般岩石的稳定性较好。   2.2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以岩溶裂隙充水为主的中等—复杂类型;其中1750米标高以上为中等类型,1750米标高以下为复杂类型。   测算竖井涌水量:734.05~2512.89m3/d。   测算坑道系统涌水量,总涌水量:12026.37 m3/d。   2.3 矿山环境条件   ①矿体离最近村庄直线距离400m,村庄在矿区下方。   ②矿体离最近常年河流1.1km。河流流经矿区的标高在1760米左右。   ③矿区附近无较理想的尾矿库址。   ④矿区下方为大片田地。   2.4采矿方法选择   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及经济效益等是选择采矿方法的重要依据,同时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资源开发应用环保节能并且安全可靠的开采方式,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