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社会救助探析
城市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社会救助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中流浪乞讨精神病人逐年增多,社会救助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深入了解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现状,分析了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社会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社会救助系统的完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城市,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社会救助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city beggars in mental patient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ocial assistance management increasing difficul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pecific group of research,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beggars the mental patients situation, analyzed the beggars mental patient social assistance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ntr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social relief efforts.
Key words: the city, the beggars mental patients, social assistance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流浪乞讨精???病人是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属于特殊的流浪群体。通过对这类群体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更广泛的关注和援助,同时对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现状
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在精神上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方面出现持久、明显的异常;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目前我国流浪精神病人状况主要表现为:
1、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数量逐年增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一方面,精神病人发病早期,往往被家庭或社会所忽略,或明知患了精神病而讳疾忌医,待到精神病情发展到伤人、毁物,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时,精神病人又成了被人唾弃、歧视的对象,被赶出家门。另一方面,部分病人因得不到赡养、扶持,或家庭贫穷根本无力医治,家人任其流浪社会;还有精神病人流浪后被政府遣返回家,随后部分病人又再度流浪,造成流浪不绝。
2、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收治难
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往往是对社会治安造成了影响才被公安110实施救助,或是病人昏睡待毙,才由120急救实施救助。据报导,有81例被110或120收治的病人,伴发严重肢体疾病的34例(占42%),其中骨折2例,多处外伤6例,性病、皮肤病6例,冻伤3例,肺炎2例,高血压2例,怀孕2例。这些人中,只找到31例病人的监护人,50例均为三无人口。他们经过3―6个月治疗,基本能自知、自理后,有些被监护人接走,接走后又有6例重新流浪于社会。
3、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恶性伤人存在监管真空
全国各地流浪精神病人伤人、自残的案例越来越多。深圳市康宁医院医学鉴定室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1年间,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300多例刑事案件中,鉴定为与精神病态有关而无刑事责任或负部分责任的有120多例,占鉴定人数的40%;所酿成的恶性事件中死亡45人,伤害76人。据牡丹江市精神病防治院司法鉴定组统计:2005年至2007年,牡丹江市区到该医院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精神病人中,因精神疾病所致杀人、纵火、强奸、伤害、抢劫等恶性案件共计82例,其中杀人案件12例,死亡18人。流浪精神病人本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致人损害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本人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部分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对监护人应该尽哪些义务,承担什么后果或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
二、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社会救助问题
1、救助主体分工不明确
对于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处理,各部门相互推诿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群体涉及的救治主体范围较大,不仅有救助站与医院的责任,还包括民政部、公安等部门也承担着各自的主体责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部门的职责和经费还尚未明确界定。
救助站在救助精神病人时,常常难以明确把握其救助范围,有的看似属于救治对象但又不完全符合,这就又涉及到流浪乞讨人员的界定问题,如果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