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一切生物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核酸是生命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它不仅对于生命的延续,生物物种遗传特性的保持,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生物变异,如肿瘤、遗传病、代谢病等也密切相关。 因此,核酸是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DNA是主要的生物遗传物质 生物染色体的有丝分裂(无性繁殖)、减数分裂(有性繁殖) 高等动植物是一次有性繁殖和无数次无性繁殖的结合. 实质上是DNA的复制、遗传及表达。 ②DNA的组成差异决定了细胞中所有蛋白质、RNA的结构特征 子代利用遗传下来的DNA可以制造与父代相同的RNA、蛋白质,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多细胞的DNA控制了细胞分化、个体形成乃至个体的生老病死。 任何一个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都含有完全相同的DNA。 提问:为什么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细胞形状各异、功能不同? 答案:不同细胞不同部分DNA发挥了作用(即表达),其余DNA休眠。 当给予合适的条件时,任何一种体细胞都能变化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体细胞克隆技术; 克隆人 提问:为什么要克隆人? 答案:主要是采集器官,进行器官移植; 由于不同个体器官移植时存在免疫排斥现象; 还可以复制死去的亲人。 克隆人的方法 2. 卵细胞去核并与体细胞融合 4.克隆婴儿的诞生 95个畸形、流产儿 + 5个早衰的克隆人 为什么各国政府均反对克隆人呢? 1.可预见的大量的畸形儿、流产儿 2.从未有过的伦理危机,动摇社会的根基家庭观、权利义务观 一旦流行开来,“父将不父,母将不母,子将不子” 但大势所趋,第一个克隆人将在一、两年内诞生——这就是科学的两面性(“福祸相依”) 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组成 1. 戊糖 2. 碱基 嘌呤A、G 嘧啶 C、U、T 3. 核苷=戊糖+碱基 稀有核苷: 1、2’-0-甲基-核糖-核苷 2、稀有碱基 DHU 3、连接方式 ψ (假尿嘧啶核苷) 假尿嘧啶核苷(Ψ) 4. 核苷酸=核苷+磷酸 核苷酸结构简式 ATP的性质 是重要的能量转换中间体 ATP含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可释放大量自由能,推动体内各种需能反应。 ATP也是磷酰化剂:磷酰化的底物具较高能量(活化分子),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激活步骤。 环状核苷酸(cAMP) 第三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核酸链的表示方式 Chargaff规则: (1)A=T (2)G=C (3)A+C=G+T (含氨基的碱基总数等于含酮基的碱基总数) (4)A+G=C+T(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 1. DNA的二级结构提出的依据 2. DNA的双螺旋模型 二、RNA的分子结构 DNA与RNA分子组成的比较 tRNA的三叶草型二级结构 第3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 (二)复性(renaturation) 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重新缔合成双螺旋——复性。 DNA复性 (二) 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四、核酸和核苷酸的两性性质(自学) 五、核酸的显色反应(自学) Mullis的第一个PCR实验 1983年9月中旬。 Mullis在反应体系中加 入DNA聚合酶后在37 ℃一直保温。结果第二 天在琼脂糖电泳上没有 看到任何条带。于是他认识到有必要用加热来解链,每次解链后再加入DNA聚合酶进行反应,依次循环。1983年12月,他终于看到了被同位素标记的PCR条带。 1995年K.Mullis发明。基本步骤为: 1.设计一对引物以便有效扩增所需要的DNA序列,并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非特异产物 2.优化反应体系:包括适量模板、引物、4种dNTP、Taq DNA聚合酶和适量Mg2+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________于__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 3.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______关系。 4.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__,每螺旋有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___。 5.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波长频率与波速.ppt
- 大学 有机化学 第02篇 饱和烃.ppt
- 大学化学第六七篇物质结构基础0.ppt
- 材料科学基础-第1节-1-2011-qiu.ppt
- 测量学-第六节-GPSnew.ppt
- 操作系统原理-第一节 绪论.ppt
- 大学物理,力学中守恒定律 1.ppt
- 大学物理第22篇.ppt
- 常见的酸与碱复习课(第五节).ppt
- 大学物理课件第五节-1.ppt
- 《图书馆移动服务在移动图书馆推广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制造业数字化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共享与协同优化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空间几何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摄影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以构图技巧为切入点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糖画艺术在初中阶段的美学教育与创新思维训练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5年新型肥料与农药使用管理研究报告.docx
- 甲状腺病预防方案.pptx
- 2025年绿色消费趋势下新兴行业可持续发展分析.docx
- 初中生古籍修复技艺与生物知识的交叉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