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摄影资料及一些习题
一、基础理论知识部分
1.摄影发展史常识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发明人是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
2.摄影成像的原理
(1)摄影成像的基本步骤:摄物体——照相机——感光材料——显影——照相底片。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毫微米——780毫微米]
400 500 600 700波长(毫微米)
图3---1 光线波长范围图
(3)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的排列所呈现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4)几何光学对光线的定义:几何光学上把光线看成是无直径,无体积,有一定方向的几何线条,用来表示光能传播的方向。
(5)光线的传播规律是:
①光线在均匀透明介质中按直线传播。
②两种介质面上的传播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属法线两侧,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定律:入射线,折射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第二种介质的折射率(D,)与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D)之比,即siD/siDI`=D`/D。
(6)小孔成像传播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由于光线以直线传播,因此,来自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针孔后只能照在描图纸的下部,而来自物体下部的光线则只能照到描图纸的上部。
图3--2小孔成豫图
(7)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
(8)透镜的功能: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能,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能。
(9)透镜的会聚作用:在光路中,凸透镜能使平行
3.摄影化学知识
(1)乳剂层的主要成分:乳剂层也称感光层,它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感光剂、明胶和各种补加剂。
(2)卤化银晶体大小与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关系: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和卤化银具体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一般地说,卤化银晶体的直径越大,感光能力也越强。
(3)增感剂的作用;乳剂中的补加剂对感光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增感剂,它可以大幅度提高胶片的感光度,还可扩大它的感光范围。
(4)潜影的形成过程:感光材料经拍摄曝光后,感光乳剂中便形成潜影,潜影的形成过程是卤化银中银离子被还原为银原子的过程。
(5)常见黑白显影剂的种类:感光材料经拍摄曝光后产生的潜影经过显影可产生可见银影像,黑白显影液中米吐尔(对甲氨基酚硫酸盐)和对苯二酚是应用最广的两种显影剂。
(6)保护剂的作用:显影液中加入一定的化学药品,以减缓显影剂被氧化这一过程的进行,此药品被称作保护剂,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亚硫酸钠。
(7)促进剂的作用:是使显影的速度加快,加速显影过程的进行。如硼酸盐,碳酸钠等。
(8)抑制剂的作用:抑制剂又称防灰雾剂,在显影液巾可以抑制灰雾的产生。常用的有溴化银、溴化钠等。
(9)定影的作用;把感光材料上多余的卤化银除去,使影像稳定不变。
4.照相机的种类、结构和性能
(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包括机身主体、镜头、取景器、快门、输片机构和计数器等。
(2)取景器的作用:取景器由光学系统和金属框架组成,用来观察被摄景物范围,选取合适的拍摄场面。
(3)调焦装置的作用:通过操作,手动或自动,前后移动镜头,使胶片得到清晰的影像。
(4)快门的作用:①配合光圈使用;②控制和调节曝光时间。
(5)照相机快门速度标度的排列顺序为;l、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
(6)照相机快门种类:分为镜中快门与焦平面快门。
(7)照相机的种类:
①照相机按取景方式分类主要有:单镜头反光式、双镜头反光式、旁轴平视取景式和毛玻璃机背取景式。
②单镜头反光取景式(135相机、120相机)相机取景无视差,取景器中影像尺寸大、清晰、明亮。
③平视旁轴取景式(135相机)和双镜头反光取景式(120相机),取景光轴与摄影光轴平行,不在同一光轴上,因而存在取景视差。
(8)单镜头反光式120照相机的优点:这种照相机没有取景视差,取景器中影像尺寸大、清晰、明亮。
(9)120中型照相机的常见品牌:东风牌120照相机,瑞典产哈苏(HBSSEBLBD)500C/M型,日本产.的玛米亚(MBMIYB)RB67型,勃朗尼卡(BRODI—CB)SQ—B型、GS--1型、ETRS型。
(10)平视旁轴取景式照相机的取景视差:平视旁轴取景式照相机的主要缺点是存在视差,特别是在近距离拍摄时视差现象更明显。
(11)焦平面快门的工作方式;焦平面快门在工作时,前后帘幕间张开一定的缝隙,使胶片逐段曝光,其前后帘幕间的缝隙大小,决定了曝光时间的长短。
(12)照相机的维护:照相机的使用寿命除本身的制造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