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6
第一章 《绪论》 讲稿
同学们好!本学期由我给大家上《纳米科学与技术》课。
对“纳米”这个词大家应当不会陌生。随着纳米技术在全球的风靡,各种各样的纳米产品在市场上逐渐增多,大到冰箱、洗衣机,小到杯子、鞋垫,简直是五花八门。其实这些商品原来有什么用大家都知道,贴上“纳米”标签后,反而有点让人困惑了。我们不禁要问:在商家炒作的外衣之下,究竟什么是纳米技术?什么是纳米材料?它们的发展现状是什么?发展前景又是什么?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些知识。
首先讲一下《绪论》,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在讲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之前,先说一下纳米的定义……
所以纳米是一个很小的单位,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以上几个微雕的例子说明,人类用手工能加工的物体的下限是在微米级
纳米级物质比人用肉眼能看到的最小的物体还要小很多,对其进行操作与加工,需要精密仪器
现在,我们对纳米的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在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大有小,包罗万象。根据空间尺度,通常把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层次……
那么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纳米技术的发展史是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的过程,其中不乏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NNI(国家纳米技术推进计划)推出之后,其他各国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发展计划。此后,纳米技术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可谓是日新月异。
要研究纳米技术,首先要有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维数来分类
我们来看几个纳米材料的例子,首先是零维纳米材料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纳米材料不是直接使用的,而是先组装成纳米结构或纳米固体材料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些基本效应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小尺寸效应对物质性能的影响。先看看对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久保理论就是量子尺寸效应在金属超微粒子体系的成功应用
库仑堵塞效应和量子隧穿效应经常是???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库仑堵塞效应……
再来学习一下量子隧穿效应
接下来讲一下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我们先来看一下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纳米材料。
这是因为其表面具有特殊的疏水结构,使水不能浸润。水珠在荷叶表面滚来滚去,把泥土、灰尘等脏东西带走,具有自清洁作用。
蝴蝶翅膀具有十分炫目的色彩,并不是因为上面有颜料
贝类——娴熟的粘合高手
普通的贝类就是与蔬菜一起烹饪、在饭店每天都可以吃到的那种,堪称纳米粘合技术的高手。当它想把自己贴在一块岩石上时,就会打开贝壳,把触角贴到岩石上,它将触角拱成一个吸盘,然后通过细管向低压区注射无数条黏液和胶束,释放出强力水下胶粘剂。这些黏液和胶束瞬间形成泡沫,起到小垫子的作用。贝类通过弹性足丝停泊在这个减震器上,这样,它们就可以随波起伏,而不至于受伤。这种牢固的胶粘效果就来自黏液和岩石纳米尺度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眼观六路的蛇尾海星
蛇尾海星是一种碟形的带甲壳的海底生物。它有五个触角,没有眼睛,尽管如此,它却能够敏感地感知远处潜在的天敌,并及时将触角缩进壳里。蛇尾海星的这种灵敏的感觉,长期以来,一直令生物学家迷惑不解。近来,这个问题终于在其甲壳上找到了答案:蛇尾海星身上面长满了“眼”,即数以万计的完美的微型透镜,这样,整个毛茸茸的身体就构成了海星眼观六路的眼睛。
研究还表明,一只蛇尾海星身上的这种透镜数目大约有5万到10万,它们都是由纳米晶体的碳酸钙组成;这种完美的光敏感微型透镜系统,是海星生长过程中,身体表面纳米结晶化的结果;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色边,结晶化过程中,透镜内还吸收了适量的镁,这既可以帮助海星更有效地过滤光线,又可以校正透镜的“球面像差”, 进而发现天敌的效率。
细菌——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生物
细菌的个头虽小,但它们的运动速度却相当惊人,许多细菌每秒钟前行数十微米,一种被称作逗点弧菌的,它每秒钟可向前游动100微米,不能小看这个数字,它相当于细菌自身体长的50倍,而一个人类运动员每秒钟只能向前跑5.4倍体长的距离,即使猎豹这个数字也只能达到25倍,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菌应当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生物。
细菌世界的成员众多,其运动方式和机制上也存在差异,但大部分能够运动的细菌都是依靠自身的运动器官—鞭毛的作用。鞭毛是一种长的蛋白丝状物,它附着于细菌的外表,一般长15-20微米,直径20纳米左右。
细菌鞭毛的功能相当于船的螺浆,在水中可以高速旋转从而推动菌体前行,因此水环境是鞭毛细菌自由驰骋的天地。鞭毛的旋转速度非常快,每秒钟旋转两百到一千多转,比一般的电动机要快得多,鞭毛的高速旋转是由其附着于菌体上的基体旋转带动的,基体实际上就是鞭毛的基部,它由一个中轴套上两个或四个环构成,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