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环境交互理论研究.doc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环境交互理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环境交互理论研究.doc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环境交互理论研究   摘 要: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和河南省某两所大学 800 名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考察性格优势、优势运用、压力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 ( 1) 优势运用在性格优势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性格优势既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 2) 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优势运用的中介作用,即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随着个体所体验到的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增加而提升; 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起着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性格优势; 优势运用; 压力性生活事件;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1 问题提出。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哈佛大学塔尔博士坚定地认为: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Ben-Shahar,2007) .无独有偶,2012 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记者对全国各地3500 多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进行街头调查,而调查的问题正是“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一时间,“幸福”一词从学术名词成为媒体热词,从研究者走向大众。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SWB) 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包含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 Diener,1984) .从个体层面来看,主观幸福感是体现个体心理发展积极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2013) ; 从社会层面来看,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心理指标,关注和研究个体主观幸福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艳艳,2015) .然而,已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能够感受到主观幸福感,但其现状并不乐观( 刘洋,2015; 黄毅,2014) .因此,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西方心理学致力于探索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基于人格的模型,比如自上而下模型( Diener,1984) 、动力平衡模型 ( Headey Wearing,1989 )等。这些理论模型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格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并指出如果说人格因素不是主观幸福感最好的预测指标,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 ( Diener,1984) .“性格优势”( Character Strengths)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另一核心研究领域,是指反映在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 Peterson Seligman,2004)。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性格优势与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 系 ( Martiacute;nez-Martiacute; Ruch,2014; Buschor,Proyer, Ruch, 2013; Leontopoulou Triliva,2012) .Harzer ( 2016) 在总结以往性格优势与幸福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性格优势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并且,一项追踪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的性格优势( 比如超越、节制、他人导向以及智慧优势) 能够预测其两年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Gillham et al. ,2011) .我国学者探讨了大学生性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希望乐观、爱与被爱、宽容宽恕、谨慎审慎、社交智慧、洞察悟性、创造才能优势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周雅,刘翔平,2011) .此外,大量干预研究也表明基于性格优势的干预措施可以持续增加个体的幸福感,并降低其抑郁水平( Suldo et al. ,2015;Proyer,Gander,Wellenzohn, Ruch,2014,2015;Gander, Proyer, Ruch, Wyss, 2013; Proctor,Tsukayama,Wood, Maltby,2011) .综上所述,性格优势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与众不同的性格优势,既然如此,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呢? 性格优势理论指出,如果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将会最大限度地增进个体的幸福体验( Seligman,2002) .该理论表明,优势运用在性格优势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性格优势和优势运用都反映了个体对自身优势的知觉,但是性格优势是个体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知觉,而优势运用是个体所感知到的对自身整体优势的运用情况( Govindji Linley,2007) .了解自身性格优势的个体运用优势的机会和可能性更大,而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